贵州省建设公司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消防、排污等条件具备,交通极为方便。 (二)、建设规模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参照国家及发改委关于廉租住房的建设要求和贵州省 建设公司的建设要求,故贵州省 建设公司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约为 平方米,其计 1940 套,每套建筑面积均在 50 平方米以下: 其中: 八七片区 建筑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六层,局部有地下一层。 户型套数: 1310 套 舟水桥圈楼片区 建筑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六层,局部有地下一层。 户型套数: 354 套 舟水桥李成详片区 建筑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六层,局部有地下一层。 户型套数: 180 套 舟水桥综合服务楼 建筑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六层,局部有地下一层。 户型套数: 96 套 (三)、主要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 遵义市中心城区(红花岗区和汇川区)是遵义市政府所地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贵州北部,介于东经 106 度 45 秒~ 107 度 01 秒,北纬 27 度36 秒~ 2 度 49 秒之间,是川黔铁路, 210 国道、 326 国道、 205省道、贵遵和遵 渝等级公路的必经之地。 北距重庆市 326 公里,南至省公贵阳市 163 公里。 ②、地质地貌 遵义市城区地处娄山脉的东南麓地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构成了半环状地形特征。 城区建在凤凰山、红花岗、玉屏山、插旗山、南岭等群山环抱的谷。 北部为大娄山山脉,东部和西部以丘陵为主,镶嵌着多座带状的低、中山;东部、中部和南部以河谷盆地为主,点缀着零星的丘陵。 ③、水文 城区河流溪涧纵横交错,共计大小河流 32 条,河流总长度 112千米,流域总面积 311 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 ,径流总量常年日均 万立方米(汛期 日均 55 万立方米);枯水年日均 万立方米。 主要河流有湘江,全长 ,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径城区 ,湘江在遵义市境内有洛江、虾子河、高坪河、喇叭河等小支流。 洛江河中下游建设有南效水库、红岩水库。 喇叭河中下游建设有北效水库、海龙水库。 南效水库和北效水库为遵义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 ④、气候 中心城区属亚热带湿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温度 度, 1 月平均温度为 度,极端最低温度为 度,( 1997 年 1 月 30 日), 7 月月平均温度为 度,极端最高温度为 度( 1953 年 8 月 18 日)。 0 度以上无霜年平均 天,最长为 355 天,最短为 237 天。 日平均温度稳定大于或等于 10 度的日数,年平均 219 天,多为年均日照时数为 1152 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为 1099mm,年最多降水量在 1970 年达 1452mm,年最少降水量在 1990 年为 750mm,多年日最大降水量在 1982 年 5 月 31日,达。 ⑤、经济社会概况 遵义因“遵义会议”而名扬于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遵义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遵义市是 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洒文化名城”、“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中心城区 2 区辖 11 个镇和 10 个办事处。 土地面积 705KM2,其中红花岗区 624KM2,人均耕地面积 亩,耕地面积 公倾;汇川区 81KM2,人均耕地面积 亩。 ⑥、交通条件 川黔铁路贯穿全境, 210 国道和 326 国道穿需而过,贵遵高等级公路连接贵阳与遵义,遵崇高等级 公路连接重庆与遵义,所辖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拟建场地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交通条件优越。 建设条件 ①、建设用地条件 本项目所属用地已通过规划及土地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用地条件已具备。 ②、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范围内,无滑坡、崩塌、地陷、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筑。 ③、供水、供电、通讯条件 本项目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各项市政配套设施齐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本项目均拥有完备的管理体系,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能够健康有序进行。 (四)、项目总 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八七片区投资 万元,工程费用为 万元,预备费用为 万元,间接费为 444 万元;舟水桥片区投资 万元,工程费用为 万元,预备费用为 万元,间接费为 万元。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 贵州省 建设公司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约为 平方米,共计 1940 套,总投资 万元。 其中:八七片区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套数 1310 套,总投资为 万元。 舟水桥圈楼片区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套数 354 套;舟水桥李成祥片区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套数 180 套;舟水桥综合服务楼片区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套数 96 套;舟水桥片区总总投资为 万元;每套建筑面积均在 50 平方米以下。 二、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满足住宅用房的功能要求。 满足消防及日照要求。 体现“规模适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集约化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共享。 三、总平面布置 在总平面图中,均合理利用地形高差进行布局,每套户型均有良好朝向,每个组团均有集中绿化用地,同时均满足消防要求,保证车辆出入安全方便。 四、建筑设计 户型平面布置: 本项目均为六层,局部负一层的多层住宅楼,有一梯四户、一梯三户、一梯两户等类型,从使用要求考虑,分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即一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和卫生间,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即两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和卫生间,每套建筑面积均在 50 平方米以下。 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 建筑装修方案: ( 1)、本项目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内墙面均采用水泥砂浆清光,吊顶采用普通抹灰,楼地面面层为水泥砂浆清光。 ( 2)、本项目公共楼梯间楼地面面层为防滑地砖。 ( 3)、本项目外墙面层为贴 100*100 小面砖,墙体构造见节能设计。 ( 4)、本项目门窗工程:室内门均为建设单位定制成品门,外门和外窗均为节能设计材料为准。 屋面采用自防水现浇屋面,刚性防水一道,柔性防水一道,及聚苯颗粒保温砂浆。 五、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自然条件本工程位于遵义市,基本风压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遵义市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6 度,本工程不作抗震设计。 遵义市基本雪压为。 结构设计采用的规范及规程: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50108202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1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20 本工程采用砖混结构: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结构选型与结构措施“ 本工程主体结构 1+6 层,房到高度为 米,主楼采用以下结构形式和相应的结构措施:采用砖混结构。 上部结构计算 本工程采用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PKPMSAT8 进行计算。 基础设计 本工程基础结构形式用用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基础采用MU30 平毛石 水泥砂浆砌筑,基础持力层按老土层考虑。 采用的材料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现浇板、楼梯为。 ②、钢材:主要采用 HPB235 级钢筋和 HRB335 级钢筋。 ③、墙体:外墙采用承重墙为 MU10240 砼标砖 砌体, 混合砂浆砌筑。 ④、内墙采用承重墙为 MU10240 砼标砖砌体, 混合砂浆砌筑。 ⑤、门窗过梁选用西南 03G301(一) 六、给排水设计 设计依据 ①、《建设部工程强制性条文》 ②、《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99 ③、《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④、《室内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⑤、《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⑦、《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⑧、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其它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给水: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引来,引入管管径 DN50,给水管管材采用 PPR 管。 排水:室内污水由室内污水管收集至室外检查井,排出管径DN150,所有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至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方能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管材为 PVC 塑料管。 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消防:本工程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七、电气设计 设计依据 ①、《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②、《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③、《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④、《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⑤、《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 年版) ⑥、《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20 年版) ⑦、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 ⑧、各专业提拱的设计资料 设计内容:照明、插座、防雷、接地等。 电源引入:该工程一般负荷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为 380/220V引来。 计量方式:由供电部门确定。 保护接地:本工程设总电位联结( MEB),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均要求和室内人工周边接地扁钢联结。 该工程低压配电系统保护 接地型式采用 TNS 制式,防高电位入侵,做法参见国标 页。 八、节能设计: 本工程建筑区域的建筑热工设计分为夏热冬冷地区,按照《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有: 采用合理的体形系数、窗墙比。 屋面采用 35 厚挤塑板保温层, 40 厚砼保护层。 外墙采用 20 厚挤塑板保温隔热层。 所有窗采用 6+6+6 中空玻璃窗,窗的气密性要求达 4 级。 第三章 环境保护、水工保持 一、主要环境保护标准 营运期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Ⅳ”标准 ;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32390的规定。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 中的二级标准。 施工期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规定。 二、项目区域环境现状 项目区内周边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1996 二级标准,项目沿线主要噪声源为生活噪声,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区域内无自然、生态、文物、鸟类等保护区。 三、施工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阶段,即施工期 间的影响和运行期间的影响。 施工期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噪声、扬尘、固体废渣和废水。 ①、施工期间噪声防治对策。 施工期间的主要噪声污染源为搅拌机、压路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以及现场的运输车辆等。 建设施工部门,对造成噪声污染的各种施工机械,要采取有效的隔声防噪措施,使受影响区域等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标准(即昼夜间 700db( A),夜间 55db( A))。 本项目施工期间受噪声影响较大为邻近居民区,可采取措施,减少 施工噪声影响,本项目拟从以下两方面采取降噪措施: 第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用场地等管理措施,施工设备选型采用低噪声设备,以降低噪声源声压级,在施工过程中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养护。 第二、设立简易的隔间棚等工程措施,包括:在朝向环境敏感点的一侧设立简易的隔间间棚,对位置对固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如搅拌站等设在操作棚内或适当设置单面声障。 ②、扬尘影响防治对策。 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最大的是扬尘,主要来自于运输车辆、拌合、筛分系统。 由于本项目施工时可能裸露浮尘较多,又是风日较多的地区,因此,产生量较大,施工场地周围及下风向的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大。 为减少施工场地的扬尘污染,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要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多尘物料采用帆布覆盖,以免露天堆放,施工场界设立。贵州省建设公司廉租住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水产品育苗、加工、海洋化工产品、海洋医药产品 的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出口基地。 赣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赣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县城南部,是赣榆县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产业发展的聚集区,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立县的目标,举全县之力,推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开发区的建设实现了大的突破,将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连云港协鑫环保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秸杆直燃(二台炉)技术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cm。 5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 1) 钢筋下料 ①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制作。 ② 钢筋在加工前应除锈、调直、擦洗油污。 钢筋调直一律采用钢筋调直机,不得采用卷扬机拉伸盘条圆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③ 钢筋下料前按图计算下料长度,并考虑到焊接接头的位置,保证成型钢筋满足焊接要求。 每个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 50%,相邻接头断面间距不小于。 加工好的钢筋笼按安装要求分节、分类编号堆存。 ④
KT01 中 JC0 JC02 和 JC03 均出现, KT02 中只出现 JC03。 JC01 走向 185176。 ,倾向西,倾角 30176。 ,长度延伸至划定矿区范围外,由北向南逐渐变窄,平均 5m 左右,内有两条节理; JC02 走向 170176。 ,倾向东,倾角 80176。 ,长度延伸至划定矿区范围外,宽度 7m 左右,内有四条节理; JC03 走向 135176。 ,倾向北
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②起吊、运输等设备到位,所需的材料已进场,并通过检验,各班组人员安排就绪。 ③桩基检测已经完成。 ④砼拌和站和砼 运送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 2)工序 施工放样→开挖基坑→凿除桩头→清理基坑→安设底模→绑扎钢筋→立边模→砼浇注→养生、与墩柱接触面凿毛; ( 3)施工技术与工艺 ①承包人应按批复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②桩头凿除采用人工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