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探放水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探水方法 我矿探水先使用直流电发仪探水,探测距离为 100m,如探测结果显示无明显水象时,使用 ZDY1200S钻机进行探水,钻孔数量为三个,探水钻孔布置图后附;如探测结果显示有明显水象时, 再使用 ZDY1200S钻机进行探水,钻孔数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孔数进行探水。 经探测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掘进。 二、施工技术要求 掘进队必须严格按照本探放水设计方案要求施工,每施工完一组钻孔由生技科验收,并记录在册,如发现不合格钻孔,则需重新补探。 钻机一律采用 ZDY1200S 型钻机 ,孔口管有效长度不少于 ,钻孔需安装孔口管和阀门 ,并进行注水耐压试验 ,若能经受 2Mpa以上压力方可继续钻进。 钻孔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变化如断层、无炭柱应立即汇报矿总工程师,经总工程师研究批准,方可改变原钻探方案, 重新制定新方案。 12 每次钻探施工完毕,技术科应严格控制队、组的允许掘进距离 70 米,不得超掘。 工作面掘至探水线时,应停止掘进,开始钻探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增减或改变孔位,由地测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钻孔角度由技术员严格按设计方案标定。 第六节 探放钻孔 一、钻孔出水口压力计算 P1=P2=ρ gh= 103 3= P—— 钻孔出水口水压 (Pa) ρ —— 密度,取 103kg/m3 g—— 重力加速度 h—— 钻孔出水口与采空区积水最高 水位的标高差( m) ,取 3m 二、孔口安全装置的耐压要求 F1=F2=PS= 104 103== 千克力 第七节 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规定 探水的目的为了防止井下水害事故发生,当掘进接近采空区和含水量大的断层等水体时,必须采用探放水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前方的水情,若遇水应将水有控制地放出,以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 为了保证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在距积水区一定距离划定一条线作为探水的起点,此线之前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放水。 探水线作如下规定: 13 ( 1) 对本矿井采掘 工作造成的老空、老窑等积水区如边界已确定,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压不超过 1Mpa 时,探水线至积水区最小的距离:煤层中不小于30m,岩层中不小于 20m。 ( 2) 对于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文纸资料,但不能精确标定积水区边界位置,因此探水线至推断积水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60m。 ( 3) 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线至含水层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20 m。 探水钻孔的布置方法: ( 1) 探水钻孔的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确定。 ( 2) 探水孔布置方式,总的原则是:巷道掘进时所占空间均应有钻孔控制,且钻孔之间距离应保证不小于巷道高度、宽度。 放水 ( 1) 直 接放水,当水量不大,不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时,可利用探水钻孔直接放水。 ( 2) 先堵后放,当老空区与溶深洞水或其他巨大水源有联系,动力储量很大,一时排不完时,这时应先堵住出水点,然后有控制地排放。 ( 3) 先放后堵,如老空水或淹井巷虽有补给水源,但补给量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选择时机先进行排水,然后进行堵漏、防漏施工。 ( 4) 用煤柱或构筑物暂先隔离。 探水领导组织机构人员在探水期间必须坚持 24 小时值班,并轮流跟班监督,解决现场问题。 探水超前距为 30 m,每钻探 100m,允许掘进 70m。 配置 15m3/h、 3 m3/h 排水泵两台, 2 寸排水管 1000m,遇有水情,将工作面内积水排到主水仓,确保顺利完成排水工作。 14 探水钻供电采用 6 ㎜ 2电缆, 660V供电,在探水期间必须保证探水工作顺利进行。 探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探水作业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探水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安钻探水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a、 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背好顶帮,并在工作面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借以保证探水地点稳定性,避免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 b、 清理巷道浮煤挖好排水沟,保证水流畅通,同时,应准备有相当容量的水仓和排水设备。 c、 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直通矿调 度室与水泵房。 d、 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时,应由测量和负责防探水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方位、角度、钻孔数目及钻进深度。 e、 探水时,制定安全退路,并使其畅通无阻;同时要与相邻工作面保持信号联系,以防万一见水能马上通知受水害威胁人的安全撤离。 此外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必须先安设孔口管和控制闸阀,孔口管与孔壁之间,必须灌注水泥浆固定,预先开掘安全躲避硐,规定撤人的避灾路线。 第八节 受水害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 一、 信号联系 钻探地点安设电话一部,保证与地面矿调度通讯畅通。 工作面安装一部远程监控语音系统。 二、 避灾路 线 在工作面发生水灾时,人员应有组织地由低处往高处撤离,撤离路线为: 工作面→ 8 主斜井底 车场→ 8交岔点→主斜井→地面 15 当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工作面人员应立即就地卧到并立即戴好自救器,等冲击波过后,沿下列避灾线撤离。 工作面→ 采区轨道大巷 →清撒斜巷→主斜井→地面 第九节 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一、通风措施 通风科做好通风系统的调整,通风队做好各项设施,确保工作面的风量。 通风队做好洒水工作,以洒透无尘为原则,各转载点喷雾正常运行。 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 1%时,必须停止 一切作业,待瓦斯浓度降低到1%以下时,方可继续打钻。 两巷材料堆放整齐,挡风墙、风门前后 5m 内与密闭墙前 5 米内严禁堆放物料和其他杂物。 严禁人员进入盲巷、或有害气体超限地点。 工作面经常移动的传感器、信号电缆,必须在瓦检员、班组长的监护下,按规定进行移动悬挂、擦拭,保持清洁。 瓦检员每班至少对所管辖范围的传感器及信号电缆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发生故障时,应先由瓦检员进行瓦斯检查,并立即通知调度和监控中心,监测监控仪器仪表必须在 8 小时内恢复使用,否则必须停产修复。 传感器在巷道中允许悬挂的距离范围内支护必须良好,且便于观察,并应垂直悬挂,传感器件的位置,距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巷道侧距不得小于200mm。 二、瓦斯检查制度 16 每班瓦斯员的检查工作,必须在可能涌出和积聚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地点进行巡回检查。 瓦斯员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瓦斯员按巡回检查图表规定的地点时间内容检查,负责检查责任区内瓦斯、二氧化碳浓度,不得出现空班、漏检、假检现象。 瓦斯员每检查一个地点,都要将检查时间和结果分别填写在牌板、报表、记录手册上 ,并且内容和时间保持一致,做到三对口。 当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瓦斯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瓦斯员要在规定地点现场交接班,对上一班发现或遗留的问题必须向下一班交代清楚,由下一班人员着手处理。 第十节 防排水设施 为使我矿防排水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防排水设施必须准备充分。 现已备设施:有水闸门两个;足够的水闸墙材料;水仓一个; 15m3/h、 3 m3/h水泵两台;通达地面排洪沟的 3 寸排水管路;两寸排水管 1000m 三台探水机,确保探放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节 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 制度和处理措施 一、透水事故的处理措施 ( 1)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调度汇报,同时现场班组长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抢救和沿避灾路线撤退。 ( 2)透水后,应尽可能将水引入水仓。 ( 3)在现有排水能力不足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