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药理讲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专业上说 ,它不是结论 ,可能例数过少或误差过大 既不能说两药有差别 ,也不能说两药无差别 P . 医药界提出等效标准的概念 . 统计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 ” 等效性检验 ” 只有等效性检验合格 ,才能说两药基本等效 . (三 ) 统计判断的四种检验 差异性检验 (双侧 ,) T R 或 R T 即以前常用的 t 检验 ,卡方检验等 等效性检验 (双向单侧 ) T 在 R177。 δ 范围内 非劣性检验 (单向单侧 ) T Rδ 优效性检验 (单向单侧 ) T R+δ( 阳性药 ) T A+Δ( 安慰剂 Δδ) δ P P+Δ δ δRδ 等效 非劣 优效 (阳性药 ) 优效 (安慰剂 ) R R+ δ (四)计数数据卡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卡方 2 2检验(四格表法) 使用前应注意: 1) % 的数据并非一定是计数数据 (归档数据 ) 用药前后变化率 ,每例一个数据 ,是计量数据 2)总例数 30例时 Yates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 3)四格表某格例数 5例时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 4)基线效应问题 变化率 ,变化值 ,增分率减分率 变化等级(降 1, 2 ...数) 5)变化情况问题 四种情况 :正正 ,正异 ,异异 ,异正 复常率 ,转阴率 = 异正 /(异正 +异异 ) 转异率 ,反跳率 = 正异 /(正正 +正异 ) 80 10 20 11 50 20 30 40 50 60 70 7) 增分率及减分率之例 变化率 =(药前 药后 )/药前 *100% 减分率 =(药前 药后 )/(药前 最低分 )*100% 增分率 =(药前 药后 )/(药前 最高分 )*100% 例 1:最高分 80,最低分 10,药前 20,药后 11 变化率 = (2011)/20*100% = 45% 减分率 = (2011)/(2010)*100%= 90% 例 2:最高分 80,最低分 10,药前 20,药后 50 变化率 = (5020)/20*100% = 150% 增分率 = (5020)/(8020)*100%= 50% 6) 阴转率 (转正率 )分析之例 错误表 A组 B组 正 异 正 异 用药前 20 80 40 60 用药后 30 70 50 50 异常者均减少 10%(10例 ),两组相近 ,不知阴转率 . 正确表 1先 正正 正异 异正 异异 合计 阴转率 A组 10 10 20 60 100 20/80=% B组 20 20 30 30 100 30/60=% 正确表 2 A组 后正 后异 合计 B组 后正 后异 合计 前正 10 10 20 前正 20 20 40 前异 20 60 80 前异 30 30 60 合计 30 70 100 合计 50 50 100 结论 : A组不如 B组 , 错误表只看外框 ,未看内涵 (五 ) 计量数据 t检验的注意事项 1)离群数据 按专业决定取舍 .并非一定舍去 2)方差不齐 用校正的 t值法 (t’值法 ) 3)不定值数据 用非参 (秩和 ,序值 ,WMW法 ) 4)偏态数据 最好用数据转换 (对数或倒数 ) 也可用非参 (秩和 ,序值 ,WMW法 ) 5)时间资料 如有偏态。临床前药理讲座(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