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工程的可行性陕鼓西仪外保温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 程量和其它工程量。 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167。 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编制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 研究报告的的编号。 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167。 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 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167。 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 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 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167。 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 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14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167。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16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 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 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 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需要引进的设备应单独列表。 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 一般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 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 设备费用估算。 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167。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 现 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 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 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 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 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 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 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 15 的损耗。 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167。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 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167。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167。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 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 达到工艺流程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 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 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167。 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 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 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 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167。 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储存方式;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167。 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 16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 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167。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 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 对一般建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 对全厂所有建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 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167。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 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167。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167。 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 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 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 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17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编制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167。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生产性建构筑物以车间、工段为单元,分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工程三类、列出工程量、单位造价、造价估算额;非生产性建筑物以功能划分单元,列出工程量、单位造价、造价估算额;零星的建筑物及临时性建筑可合并各项估算造价;厂外工程以工程名称为单元,立项估算。 生活区土建工程需要单独估算。 167。 其他工程 项目的组成除以上所述的工艺、总图运输 、土建工程外,尚有水、电、汽、气等的供给和输送工程、机电修理、化验等辅助生产工程以及生活福利设施等。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对这些工程分别处理,有的需要作技术性的论证或说明,有的只需作工程量与费用的估算。 其他工程包括下列内容: 167。 给排水工程 需说明全厂用水、排水量。 根据用水水质要求,进行水质分析,提出净化设施方案,污水排放标准,净水、污水划分系统也要加以说明。 167。 动力及公用工程 分别提出供电、供热、电讯、采暖通风与制冷、自控仪表、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设备选型分析及估算费 用,在动力及公用工程方案比较中,应重视节能措施的应用。 167。 地震设防 对除土建工程以外的易造成震后次生灾害而需要设防的其他工程,如对重要管线、易燃易爆气、液体储罐、高塔、供电、供水中枢、重要工艺设备等的地震设防方案原则及要求进行说明和分析。 167。 生活福利设施 根据当地生活福利设施标准及项目总定员,确定项目必须建设的生活福利设施规模、建设标准,说明采用的计算依据,并估算生活福利设施的费用。 18 第 4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 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 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167。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67。 项目的地理位置 167。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1) 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 (2) 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 (3) 气象情况; 167。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1) ( 2) 167。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1) ( 2) 167。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1) ( 2) 19 167。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1) ( 2) 16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167。 交通运输情况; 167。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167。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67。 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储存库站位 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167。 主要污染物 (1) 主要污染物向厂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 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 排放量。 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167。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 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 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 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20 167。 治理环境的方案 167。 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 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167。 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167。 项目对周围自然保 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167。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167。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167。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