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国道如皋段改建工程rg7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 : ( 4)路基整修完毕后,将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进行清除。 ( 5)修整过的路基,要继续维修养护。 五、路面底基层 工程概况 路面结构底基层的设计为 20cm 的二灰土,其主要材料为:石灰、粉煤灰、土。 采用单层施工,其混合料采用的配合比为设计图纸的推荐配合比 10: 20: 70(石灰:粉煤灰:土) ,具体根据现场土质情况验证后调整 . 施工试验段的目的和要求 做好试验段施工的总结,进一步检验试验室的成果和确定现场施工的各项施工数据,以此来保证和为大面积正常施工二灰土提供依据。 根据试验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二灰土试验段的数据必须满足真实、有效的要求。 验算试验室的配比和强度是否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 确定拌和机的数量及拌和遍数。 确定施工的松铺系数。 确定工程施工的压实设备的配置及碾压组合。 准备工作 在底基层铺筑前首先将路基表面的浮土、杂物清理干净,用全站仪 恢复并固定中心桩位置放出中线,根据中桩用钢尺和方向架放出二灰土施工的两条边线,为保证边缘的压实度,边线范围比设计宽度各宽 25cm 并培好路肩土,路肩土预先压实,土路肩上距底基层边缘 ,用水准仪测量下承高程,在指示桩上用色线标出二灰土压实成型后位置及素土机铺位置,每 20 米一个断面。 对于采用预压处理地基的路段,当预压期末,高程低于路床顶面设计高程超过 10cm 时则采用8%灰土碾压至设计标高(压实度 96%),当小于 10cm 时,则采用二灰土补填,结合底基层施工碾压到二灰土顶面设计标高。 材料的 准备 材料中的石灰在施工前 710 天充分消解,以不起灰为原则,不能过湿成团,并保证一定的湿度。 A、石灰 在进场前进行检验,需达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F102020)要求的Ⅲ级生石灰以上的标准。 生石灰在使用前 7~ 10天充分消解。 B、土 土主要为本段沿线的借用土方,需满足塑性指数及有机质含量的要求,符合二灰土底基层施工土质的要求。 C、粉煤灰 粉煤灰中 SIO ALO3和 Fe2O3总含量应为 82%,烧失量为 10%。 二灰土路拌法施工的程序: 测量放样 布土 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 布粉煤灰 拌和 布消石灰 拌和 检查拌和深度、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剂量 粗平 稳压 精平 碾压成型 质量检查 洒水养生 料的铺筑、拌和、整平和碾压 二灰土施工采用机械挖运土方到现场,平地机整平,重型铧犁粉碎翻打,土体含水量合适后,用振动压路机初压一遍,然后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两遍,按试验室取得的:。 : :。 : 数据配入石灰、粉煤灰,人工布灰,然后稳定土拌和机路拌两遍,检测粉碎度,制作无侧限抗压试件三组。 初步采用的松铺系数为人工整平 ,机械整平。 人机初平后,压路机初压,平地机细平,然后压路机全面碾压。 A、上土 从取土场用自卸车运土至现场,根据每车的运土量,计算好布土间距,按梅花形卸土,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按测设的标高将土大致整平,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检测布土量,如有出入,应增加或刮除。 按如下公式计算每车土的摊铺面积: S 土 = T / [ρ d179。 179。 X 179。 ( 1+w) ],其中 T。 每车土重, ρ d。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 X。 素土的混合料百分含 量, w。 素土的含水量,(实测) B、布粉煤灰 用自卸车运至现场,在已布好的石灰层上用粉煤灰划出灰线,根据每平方米的布灰量,计算出每车粉煤灰的摊铺面积,用质量及松铺厚度双向控制粉煤灰用量,检查无误后开始洒布,洒布采用人工进行,要均匀,不能有灰底。 每车粉煤灰的摊铺面积计算如下: S 粉煤灰 = T / [ρ d179。 179。 C 179。 ( 1+w) ] 其中 T。 每车粉煤灰重, ρ d。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 C。 粉煤灰占混合料百分含量, w。 粉煤灰的含水量,(实测) C、上石灰 石灰采用消解好并过筛的石灰,用自卸车运至现场,在已布好的土层上用白灰划出灰线,根据每平方米的布灰量,计算出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用数量及松铺厚度双向控制石灰用量,检查无误后开始洒布,洒布采用人工进行,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计算如下: S 石灰 = T / [ρ d179。 179。 B 179。 ( 1+w) ] 其中 T。 每车石灰重, ρ d。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 B。 石灰占混合料百分含量, w。 石灰的含水量,(实测) D、拌和 布灰完成后开始拌和,拌和采用中拖或宝马路拌机进行,拌和遍数通过混合料的颗粒大小而定。 拌和机从边向中间依次翻拌,每次拌和重叠翻拌 1/3,拌和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 拌和破坏下土层表面 ~ 1cm 左右,以利上下层粘结。 检查拌和是否应充分,确保在拌和层底部不留有“素土”夹层。 拌和完成后,检测含水量。 E、含水量控制 根据土质含水量不同进行洒水或翻晒,碾压前实测含 水量在最佳含水量以上 2~ 3个百分点。 F、整型、碾压 拌和完成后,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进行整平。 整平用自动找平的平地机进行。 整平过程中随时检测标高。 整平完成后,在混合料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碾压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二遍,然后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二遍,再用重进行振动压路机振压二遍,后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碾压过程中严格控制压路机在作业面上调头转弯。 :。 : :。 : 接头处理 当天施工的路段末端留 10 米不碾压,第二天紧接着该段施工时,将末端未碾压部分重新拌和与新混合料一起碾压。 养生 碾压成型后上面禁止除洒水车外的任何车辆通行,对两边的路口进行了封堵,并竖有明显标志。 养生采用洒水养生,并采用彩条布覆盖。 六、涵洞工程 箱涵 本标段共有箱涵。 采用主要材料:①圬工:分别采用 C C20 混凝土、 砂砌片石以及砂砾垫层。 ②钢筋:采用 HRB335 级 R235 级。 分别用全站仪等仪器测设涵洞的平面位置,报监理工程师认可,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机械开挖基坑,采用机械碾压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铺设砂砾垫层和 10cm 素砼基础,箱涵采用现浇工艺,箱体采用大型竹胶模板浇筑。 分二次浇 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以上 30cm,待混凝土终凝到一定强度后,继续进行第二次剩余部分浇筑。 各类钢筋搭接严格按设计图要求进行,侧墙背后填土,应在涵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进行,要求分层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机筑高一次压实法,也不得只在一侧夯填,必须两侧对称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 20cm,密实度要求达到 90%以上。 涵身侧墙以外各自 7米的范围内用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以减少箱涵两侧填土的沉陷量,改善涵顶与两侧路面衔接的平顺性。 箱涵每隔 6~ 9 米设 1 处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过程中涵顶 覆土厚度小于 米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或车辆通过。 当涵洞之间或涵洞与桥梁之间间距≤ 100m 时,建议采用反开槽施工,先填土压实、后开挖,以保证路基压实度。 砼初凝以后,进行洒水养生,保持砼面潮湿,为保持水份不致过快挥发,洒水后在砼表面用土工布覆盖。 侧模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拆除,顶模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后拆除。 拆模时做到小心谨慎,避免模板划伤砼表面和损坏结构物边角而影响外观。 拆模后,采用草袋全断面覆盖进行养生,七天内保持箱身砼润湿。 圆管涵 本标段共有圆管涵 、倒虹吸 40m/道。 圆管涵的涵管由预制厂定点生产,派专人现场监督,做好编号。 施工放样时,应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 机械开挖基坑后人工修整铺设砂砾垫层,管基础分两次浇筑,浇注基础前先填 20~ 60cm 的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的设置,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 2~ 3cm,安放管节后再浇注管底以上的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 第一次浇至管底标高后,汽吊安装涵管,再浇筑管肩,圆管涵施工时每 35米设沉降缝一道,缝宽 1~ 2cm,缝填料选用 YN聚安酯道路嵌缝胶。 连接暗管的涵洞施工时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 的砌缝应特别严密,不漏水,根据设计要求必要时做闭水渗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沉降缝设置按涵洞布置图及通用图的要求进行设置。 涵洞尤其是倒虹吸的接缝应保证密实,同时要求闭水试验合格。 开挖基坑先至涵洞基础底标高,整平夯实后再施工涵洞基础及涵身。 为了防止主线边沟水冲刷原沟渠,须对原沟渠进行适当的防护,其原则为:主线排水沟底标高与原沟底标高的差值≤ 时,原沟渠不作铺设砌体防护;如差值> 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在涵洞洞口外及主线边沟出水口处 设置急流槽。 沿线灌溉渠底标高与原渠底标高的差值介于 30~ 80cm 时,涵洞洞口与灌溉渠之间设置一定坡度的防渗渠顺接。 对涵顶及涵洞两侧不小于两倍孔径的范围内的填土,应分层对称压实,用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回填,所采用的相应的机具须保:。 : :。 : 证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七、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 ( 1)一般路段边坡防护 当路基边坡填土高度 H≤ 3m 时,采用防冲刷较好的客土喷播植草防护;当路基边坡填土高度 H> 3m时,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衬砌拱防护,外表美观整齐,铺砌完成后有较好护坡面积绿化,又有弧形圈拱衬显生气的;桥头 15m范围内路堤边 坡的防护采用空心六角形预制块防护。 ( 2)河塘路段防护 对全填河塘段,路堤坡面防护同一般路段边坡防护。 对部分压、填河塘段,河塘路基防护采用两级防护措施,下部坡面防护采用浆砌片石满铺,上部同一般路基边坡防护。 在河塘底设置浆砌片石基础,下部坡面采用 30cm厚 浆砌片石满铺,其下铺设砂砾垫层厚 10cm,满铺坡面高出设计水位 50cm。 ( 3)护坡道防护 护坡道土质裸露部分采用植草防护。 ( 4)土路肩 从景观设计出发,土路肩植草绿化。 路基防护的施工及其注意事项 ( 1)防护工程应待地基沉降稳定、路基坡面夯 实后施工,施工前先进行边坡清理和修整。 ( 2)填河、塘路段的防护,在开挖基础之前,应清淤彻底后,再向下挖基坑。 ( 3)防护工程的砂浆、砼应机械拌和,并应随拌随用,不得在砌体或路面上人工拌和。 路基防护材料要求 ( 1)石料:采用质地坚硬、均匀、不易风化的片、块石,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片石形状可不受限制,中部厚度不小于 15cm;块石形状大致成立方体,厚度不宜小于 20cm,长度及宽度不小于其厚度。 ( 2)碎石:采用质地坚硬新鲜的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 15%。 ( 3)砂:采用干净质纯的中、粗砂,含泥量小 于 5%。 ( 4)水:采用自来水或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水源。 ( 5)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号水泥。 ( 6)砂浆标号:砌体均采用 水泥砂浆砌筑,采用 M10 水泥砂浆勾缝。 八、排水工程 路基路面排水包括路基排水、路面及中分带排水两部分,并通过边沟、桥涵等排水构造物将水排入天然河沟,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路基排水 汇集的路面水、路基边坡水主要通过漫流的形式流入道路两侧的蝶形边沟,排入汇集的路面水、路基边坡水主要通过漫流的形式流入道路两侧的蝶形边沟,排入河沟或排入涵洞中,或开挖排水沟引离路基。 路 线经过河塘地段时,根据排水沟设计可设置填筑式边沟,或直接通过河塘排水,但一般不应将水排入鱼塘。 边沟(排水沟)出口与较大河沟相接处或边沟底高程与排水河沟常水位高程相差较大而可能发生冲刷,当边沟沟底与河底底部的水头高差 H≥ 2cm采用边沟急流槽, H< 2m采用边沟出水口将水引入河沟中。 路基排水沟的水必须通过地方道路时,采用Φ 50cm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穿过,使两端排水沟贯通。 覆土深度须大于。 :。 : :。 : 路面及其中分带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防排结合的原则,主线行车道横坡为 2%,土路肩横坡为 4%。 由于传统的路面边缘排水是设 置纵向盲沟及横向排水管等,但起作用并不明显,本次设计取消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采取坡面漫流的形式,但仍然在基层顶面设置封层防水。 中分带顶面为部分圆柱形,采用锯齿型纵向盲沟并结合横向塑料排水管排除中间带下渗水。 盲沟采用矩形断面,宽 30cm。 在盲沟沟底及侧壁、中分带土基表层以及中央分隔带路面结构层外侧,铺设。204国道如皋段改建工程rg7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全帽。 、施工现场应做到挂牌上岗施工。 、施工现场做到机械设备整洁:电气开关按规定制作,标准化的电源盘箱、完整带锁,安全保护措施齐全可靠。 、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和防火制度,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从事焊接,切割的工作人员,佩带专用的工作服、手套、绝缘鞋。 、气瓶严禁靠近热源:距离不得小于 10m。 、交叉作业有隔离措施:施工现场电源布置合理接线。 、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材料尽,物品堆放整齐。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 高 ≤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 H) H/1000 且≤ 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 高 层 高 177。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 高 177。 30 截面尺寸 ﹢ 8,﹣ 5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 25, 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 H)垂直度 H/1000 且≤ 30 经纬仪
产、费用控制中心、机具使用管理等软件的财务核算工作。 它本身提供的功能强大的财务报表系统足以满足用户日常财务统计及分析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对财务分析更高的要求,它提供通用数据接口为报表、财务分析、领导查询、决策分 析等相关系统提供财务数据,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财务数据的更深层的挖掘,种类更为丰富的查询、汇总、统计和分析功能。 业务管理:本系统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业务进行管理。
房屋共有设备设施管理 (一)制订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方案 所有机电操作,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即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要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新上岗、转岗的机电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熟悉所辖楼宇的设备情况后,才能上岗工作。 设备房应该配置安全操作用品,例如配电房配置绝缘手套,并要认真保管。 工作人员进入设备房内严禁吸烟。
方向和坡 线等部位不符合要求 度必须满足要求。 7 测量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有年检报告。 经检测合 格方可使用。 工程 测量成果不真实 认真填写测量放线报告、复测记录、沉 降观测记录,作到测完填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8 厂房 面层开裂 (1)严格控制好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 (2 )结构基层必须清理干净,严禁落地灰、松散混凝土、木宵等杂物存在。
和培训、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5) 合资情况。 报告提出合资企业由泰国 TC 有限公司和东实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合资企业名称为泰中 DT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注册在泰国。 企业注册资本比率以基建投资 100%为基准,注册资本入股比例按照泰方比中方是 51%比 49%构成。 这里重点是要说明泰方合资者(甲方)的情况及其企业的名称、性质、地址与经营范围和资本与资信、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