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23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 爆炸物品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污染物处理后达标,使 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 2 管理职能 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全面工作。 各 仓库负责 控制本单位的废水、噪音、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源达标排放,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公司办公室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绿化种植工作及护理工作。 3 管理内容 环境保护管理网络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环保管理网络,形成从公司领导 到仓库职工 ,环保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应职能明确,发挥职能作用。 实行 “企业安全负责人负责制 ”,公司主管领导在主抓 安全 工作的同时布置和开 展公司的环保工作,实施 公司 的环保工作。 环境保护计划管理 安全部门 组织编制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应齐全、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经公司 经理 批准后执行。 安全 部门 制定公司环境保护目标及实施方案,经公司 经理 同意后,发布实施。 安全部 门 负责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同时,年终完成工作总结报告。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对新建项目竣工的 “三同时 ”,安全 部门 根据环 24 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做好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核和验收等各项准备工作。 公司办公室要做好 库 区、生活区绿化种植的日常 护理工作,保证 花草树木枝繁叶茂、春意盎然。 环境保护宣传 安全部 门 组织实施公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工作。 公司配合 上级主管部门 有计划 地 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 公司 部门 负责组织公司的培训工作,安全环保部协助进行。 环境污染防治 公司各单位应将环保管理作为管理的一部分,并纳入到管理系统中去,查清并分析本 公司 的污染现状和排污底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安全 部门 做好监督、检查公司各环保设施运 行情况。 污染事故处理 严格操作,加强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纠纷。 安全 部门 对一般污染事故进行调查、上报及处理,提交污染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和污染损失赔偿报告。 对重大污染事故, 立即报告主管部门 进行调查。 污染事故单位对污染事故责任者进行教育,积极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源调查及环境保护统计管理 25 安全 部门 负责公司污染源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 安全 部门对 统计、上报各种环保统计报表,做到准确、齐全、完整、及 时。 安全部 门 进行环保统计分析,做出环保统计分析报告。 环境监测管理 安全 部负责对污染物进行例行监测。 安全 部建立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 , 并按时报出 , 记录做到规范、齐全、正确、准时。 4 定义 三废:指公司正常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 三同时:指企业单位在进行建筑、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对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26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 部门的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2 管理职责 总公司 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相关制度的制定。 总公司 安全部负责督促各 分公司落实 职业危害管理工作情况。 各 分公司 负责落实本单位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3 管理内容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载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待遇,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从业人员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应向 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岗中、离岗体检 , 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在本单位醒目地点设立公示栏,公布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结果。 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 27 业健康培训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接受安监部门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掌握职业健康知识,熟悉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不得安排上岗作业。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专项职业健康专项教育培训,并根据本单位情况适时开展教育培训。 从业人员离岗一年以上或变更新工种,可能 接触职业危害,应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 培训和考核应作好详细记录,由参培的从业人员签字,记入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保证资金投入,完善职业危害防治设施、设备。 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台帐,设专人负责管理。 28 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适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不得擅自撤除或弃置不用。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经常维护、保养,发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安排相关人员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 设施、设备应按规定建设、安装、使用和报废,经检测、检验合格,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能投入生产使用。 设施、设备建设、安装、检查、维修应作好记录,归档保存。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由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一人一 档,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方便查询、提取。 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岗中体检和离岗体检,支付体检费用,及时如实将体检结果告知从业人员。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并享受规定待遇;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4 定义 职业危害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 29 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职业危害因素: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30 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行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 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技能。 2 范围 适用于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品;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企业周围环境;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 职责 安全副总经理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由负责人组织成立管理部门,负责风 险管理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和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各分公司负责人负责低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1 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 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库区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库区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 程序 安全副总经理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组织成员由有安全评价工作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危害辨识,实施现场检查、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搜集相关资料。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控制措施。 得出评价结论。 风险 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 3 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火灾和爆炸;冲击和撞击;触电和中毒;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设备的腐蚀、缺陷;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确定重大风险: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风险控制管理: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的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 32 可以接受的程度。 对于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项目,需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风险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审查意见;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和负责人;竣工验收报告。 5 风险控制 选择措施考虑其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制定风险培训计划,按计划严格执行。 随着社会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更新、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 6 记录 风险评估项目存档。 33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 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及要求,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公司实行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办公会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步骤。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办公会议的管理。 3 职责 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安全办公会议由公司经理负责召集。 公司领导和办公人员参加安全办公会议。 秘书或安全部门负责人做好安全办公会议的记录。 仓储安全会议每个月召开一次,由专兼安全员负责召开。 警卫人员安全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经警队长及专职安全员负责实施。 4 程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