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绩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投标方案v内容摘要:

............................... 90 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5 页 共 101 页 14 我们的优势 ..................................................................................................................... 91 公司简介 ......................................................................................................................... 91 承建电子绩效平台的优势 ................................................................................................ 96 有项目实施经验 .............................................................................................................. 96 有成熟可靠的产品 ........................................................................................................... 96 维护服务完善 .................................................................................................................. 96 成功案例 ......................................................................................................................... 97 15 有关本方案的声明 ......................................................................................................... 100 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6 页 共 101 页 1 概述 项目背景 政府绩效管理是指政府在履行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过程中,对内部制度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等方面,以公共产出的最大化和公共服务最优化为目标实施的一种全面管理。 我国最早推行绩效管理的地区为福建省、青岛市、厦门市等。 武汉市自 2020 年开始推行绩效管理,专门聘请美国麦肯锡公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初步显现出了它的优势和推动力。 近年 来我市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实践和应用效果表明,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绩效管理工作,建设全市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对及时了解、掌控各绩效责任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变只考核结果为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促进管理理念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都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目前,全国都在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绩效管理,在党政机关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全面系统地推行绩效管理。 我市物价局、 监察局、城管局、 硚 口区政府 、汉阳区政府 等单位已开始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绩效管理。 2020 年,市委苗圩书记对全市绩效管理工作提出 了“用现代化手段优化绩效管理,争取绩效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富有成效”的工作要求。 2020 年10 月 18日,市委秘书长彭丽敏率市委办公厅、市委督察室和市政府目标办领导到市信息产业局专题调研全市绩效管理网上运行问题,要求做好绩效管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7 页 共 101 页 理的前期需求准备工作,尽快推动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2020年 11月 30日,市委、市政府在 硚 口区召开绩效管理现场会,推动各区、各部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2020 年 1月 7日,市委涂勇副书记调研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时,要求加快全市绩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020 年初,全市经济工作、反腐倡廉会议和 十 二届三次人代会都将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任务。 为此,市发改委 决定尽快启动我市绩效管理及其支撑系统 建设 工作。 业务分析 国内外 绩效管理 理论与实践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 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管理形式的产物。 20 世纪 70年代末以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政府改革中广泛运用绩效管理的方式,收到了显著的改革成效,即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大大降低了政府运作成本,同时提高了公众的满意度。 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或地方政府的一些工作领域中,也尝试着借鉴西方的经验进行绩效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 的效果。 所以近年来,政府绩效管理、尤其是政府绩效评估成为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改革实践的一个领域。 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 1. 西方国家关于政府绩效、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研究 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是在 20 世纪 80年代前后开始的,此前,在 20世纪 20 年代前后,由马克斯韦伯总结的官僚制是被普遍认同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 所谓官僚制就是传统的等级划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追求效率的组织管理模式。 这种政府管理模式是与当时确立的西方工业社会相适应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8 页 共 101 页 的,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这个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 凸显,政府改革成为必然。 绩效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比较明确的,一般人们接受将“绩效”理解为“ 3E” 的定义,即认为“绩效”包含有经济 (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 (effectiveness)三个方面的含义( Fenwick, 1995)。 “经济 —— 指输入成本的降低程度。 效率 —— 一种活动或一个组织的产出及其投入之间的关系。 最常用的效率测定的概念是劳动生产率及单位成本。 效益 —— 指产出对最终目标所做贡献的大小” 1。 在政府管理中“绩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 英国审计委员会仍然用“ 3E”界 定政府绩效,但内涵不同:“经济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去购买规定的质和量的输入物品。 效率是运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来提供规定的质和量的服务。 效益是指能使地方政府实行它的政策和目标而提供正确的服务” 2。 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了“ 4E”的定义,即在 “ 3E”的基础上增加“公平” —— Equity3。 另外,还有人提出增加更多的“ E”,以便反映政府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卓越”( exllence)、“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专业技术”( expertise)、“候选者资格”( electability)、 “足够”( enough)等等 4。 其实只要能说清楚问题,最简单的定义应该是最可取的定义,所以,我们认为“ 3E”的定义是简单明了的定义。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政府管理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具体运用这个概念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小组(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tudy team)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 1 Lewis, Sue and Jess Jones, The Use of Outpu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Government Depatment. 1990,12 2 Ghobadian,Abby and Ashworth, Johu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Concept and Practice, Brafo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mp。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4, . 3 Flynn Norman,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7. 173, 234. 4 Robert T Golembiewski. Public Adminstration as a Developing Discipline,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7. 178. 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9 页 共 101 页 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5。 学者罗伯 特巴克沃认为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交流的过程” 6。 夏夫里茨和卢塞尔则认为,绩效管理是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绩效管理区别于其他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它强调系统的整合,它包括了全方位控制、监测、评估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 7。 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中,有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强调了绩效管理的过程性和对资源的整合性,这也就是我们在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时应该关注的方面。 2. 西方主要国家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改革实践 政府绩效管理在西方国家,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 研究者们的许多理性认识,更多地是来自改革 的实践,是对改革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归纳。 ( 1)英国的改革实践 对政府进行绩效管理开始最早,并且最持久、最广泛,技术上相对成熟的国家当属英国。 20世纪 70年代以前,英国一直保持传统的韦伯式官僚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部门分工明确、层级节制、严格照章办事。 到 70 年代,这种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政府规模庞大、冗员充斥、办事拖沓,财政负担过重等等让英国的纳税人不能忍受。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执政伊始她就启动了对传统行政体制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思路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改革 的主要内容后来被研究者概括为:私有化、分权化、竞争机制、企业精神、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对工会力量的限制 8。 进入 80年代,这场改革被其他西方国家效仿,并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管理创新。 绩效管理是这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克服政府的官僚主义、提高 5 陈振明 :《 公共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第 275 页 . 6 Rogers, 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 Harlow, Essex: Longman. 1990, 78. 7 Spangenberg , H.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ape Town: Juda. 1994, 351. 8 ,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a Period of Radical Change: 19701992, in, (ed), Change in the Civil Service, London: CIPFA, 1994, 3338. 武汉市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方案 第 10 页 共 101 页 行政效率,撒切尔夫人和梅杰两届内阁先后实施了雷纳评审( Rayne Scrutiny Programe)、部长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inisters MINIS )、财政管理新方案( financial management initiative,FMI)、公民宪章( Citizen’ s Charter)运动等一系列措施,而这些措施的核心都是对政府实行绩效管理。 雷纳评审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式调查”。 1979年,撒切尔夫人任命雷纳勋爵担任顾问,推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和中止那些不理想的东西,包括过时的、不合时宜的工作任务、无效率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雷纳评审强调问题诊断和技术效率,目的是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政府的开支和运营成本。 从 1979 年到 1985年 6年间,雷纳评审小组共进行了 266 项调查,发现并 确定了 6 亿英镑的年度节支领域和 6700 万英镑的一次性节支领域。 为做这些调查和研究,评审小组共支出了 500万英镑,而这些调查和研究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则高达 亿英镑 9。 部长管理信息系统是 1980 年英国的环境大臣赫塞尔廷率先在本部门建立的。 建立这套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