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题库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内容摘要:

C、 30 ㎏ D、两人搬动 ,沿高度方向每隔约( )开有浇筑孔。 A、 1m B、 C、 D、 2m ,应( )。 A、先冷拉,后焊接 B、先焊接,后冷拉 C、无关系 ( )。 A、 2m B、 C、 3m D、 6m当砼强度的标准值达到( ) %可拆除梁底模板。 A、 55 B、 60 C、 75 D100 ,在适当的位置需留设施工 缝,当现浇结构为单向板时应留设在( )。 A、平行于板长边 1/3 处 B、平行于板长边任何位置 C、平行于短边 1/3 处 D、平行于板短边任何位置 ,应在梯段( )。 A、留在拉力较小处 B、长度中间的 1/3 范围内 C、不允许留设 D、无要求 ,其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 A、 7d B、 14d C、 15d D、 28d 在冷拉时,其冷拉控制应力应( )。 A、大于屈服强度 B、等于屈服强度 C、小于屈服强度 D、接近于屈服强度 ,孔道留设时的抽管顺序为( )。 A、先上后下 B、先下后上 C、以上两种均可 ,张拉端锚具应选择( )。 A、 JM 型锚具 B、螺丝端杆锚具 C、帮条锚具 D、锥型螺杆锚具 ,张拉端锚具应选择( )。 A、 JM 型锚具 B、螺丝端杆锚具 C、帮条锚具 D、锥型螺杆锚具 ,其砼强度应达到( )。 A、 B、 C、 75%设计强度 D、 100%设计强度 ( )。 A、增加预应力筋与砼之间的粘结力 B、保护预应力筋,以防止锈蚀 C、A、B都是 ,一般是在砼( )将钢管抽出。 A、初凝之前 B、终凝之后 C、初凝之后,终凝之前 D、无要求 后张法的预应力筋张拉时,其张拉控制应( )。 A、大于抗拉强度 B、小于抗拉强度 C、大于屈服强度 D、都不对 ,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随着起重臂长度的增加,则( )。 A、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增加,起重量减小 B、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增加,起重量增加 C、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增加,起重量不变 D、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不变,起重量减小 ( )。 A、 1/200 B、 1/150 C、 1/250 ( )。 A、一点斜吊绑扎 B、一点直吊绑扎 C、二点斜吊绑扎 D、二点直吊绑扎 ,当起重机在车间内每开行一次仅安装一种或二种构件,这种结构安装方法我们称为( )。 A、综合安装法 B、旋转法 C、滑行法 D、 分件安装法 ,当场地条件好,如采用旋转法吊装时,其柱的布置方式( )。 A、斜向布置 B、三点弧斜向布置 C、横向布置 D、纵向布置 ,屋架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A、 80% B、 85% C、 100% D、 75% ,当屋面坡度大于 15%时,宜按( )。 A、垂直于屋脊铺贴 B、平行于屋脊铺贴 C、 按当地具体情况决定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节 D、与坡度无关 ( )。 A、 B、 C、 D、 ,起找平作用的是( )。 A、 底层会 B、 中层灰 C、 面层灰 ( )打底。 A、 1: 3 混合砂浆 B、 1: 3 水泥石渣浆 C、 1: 3 石灰砂浆 D、 1: 3 水泥 砂浆 ,纪念性建筑(如剧院 、礼堂和展览馆等)应采用( )。 A、普通抹灰 B、中级抹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