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质监局内容摘要:
时监督检查占 50 分 ,每 季度定期检查占 50 分 , 平时监督检查 实行 扣分 制, 定期检查实行 打分 制 进行(平时监督检查扣分规定和定期检查打分规定另行制定) , 平时监督检查 50 分扣完为止。 对年 度 考核不满 70 分 或 发生责任事故的 实行 一票否决。 各职能部门 各车间、班组 要 认真落实本公司特种设备 岗位安全责任 制 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 规定。 各责任人要认真履行 职责,对本部门特种设备进行全方位管理,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及时整改。 公司 对 全年无事故或考核分数在 90 分以上的部门责任人,给予将 2020 元考核奖。 其他职工也要奖励。 对安全票否决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取消安全考核奖 、年度奖 、 评优资格,根据事故情节轻重再作处理。 2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奖罚措施按照本企业《内保条例》执行。 23 七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作。 操 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政工人事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政工人事部门每年编制当年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单位内部培训由 安全 保卫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 实施,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特种设备事故的案例 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知识;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 每次培训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 参加外委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 24 用。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公司安全考核内容之一。 25 八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 目的和范围 目的: 为了掌握特种 设备的使用情况,便于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分析特种设备故障原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了解日常管理等。 规定对特种设备所涉及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二)职责: 安保部、机修车间等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档案的收集、移交、监管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档案的存档、保管管理工作。 (三)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种类: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查证明等随机出厂文件; 特种设备安装、竣工验收技术资料;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事故及故障记录; 26 注册登记资料。 (四)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五)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分厂、车间)负责人、机修车间负责人、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应监督本部门有关人员做好各种资料记录、汇总,并及时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27 九 、特种 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机修车间、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记录。 机修车间、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编制特种设备定检计划,经总经理同意,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个月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对定期检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做到及时消除,设备 需修理时,应由相应资质的安装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消除设备缺 陷。 28 十 、 特种设备常规维修保养制度 特种设备常规维修保养是保障特种设备正常运行、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对所有设备应定时负责常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提出和制件设备的备件,并备有足够的数量;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职工应努力钻研科技知识,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特种设备使用达到高效、节能;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职工应努力节约原材料和辅料,降低消耗,并负责特种设备的防锈、防腐和保养工作;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 保养人员要学习新技术,钻研新工艺,负责对设备的安装、 调试和试运转;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保养人员做好对设备的常规检查和维修记录,提出大修和小修的项目和内容,提高设备的效率; 动力设备部门(机修车间)保养人员做好设备检修的清洁工作,做到维修、保养结束后现场无杂物、无油,搞好文明生产。 29 十 一 、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特种 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检部门报告。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事故处理工作,并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给以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检部门。 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的,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30 十 二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一、目的:为使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发生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 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是减少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事故的损失。 二、范围: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发生爆炸坠落等事故及事故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和特种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三、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分工: 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总指挥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属下分现场指挥、排险组、疏散组、救护组、联络组、火警组、电力抢修组,职责分工为: 总指挥:全面指挥、协调事故处理工作。 现场指挥:指挥事故现场调度 、协调工作。 排险组:组织排除事故危难源。 疏散组:隔绝防护 ,疏散人员,转移物品,减少损失。 救护组:立即组织人员和调度车辆,尽快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 联络组:做好各部门之间的通讯联络工作。 火警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灭火。 31 电力抢修组:负责电器设备的断电、抢修工作。 四、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 公司发生意外事故和事件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尽一切力量切断或隔离事故源,同时由车间负责人决定是否紧急停止设备运行,并以最快速度向企业领导报告,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事故严重可直接报告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呼叫火警“ 119”,医疗急救电话“ 120”。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爆炸、火灾、坠落)、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和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企业领导到场后应迅速组织力量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部位和原因,开展抢险自救工作。 根据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企业领导应立即决定是否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如决定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则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 组织人员接到报警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参与事故应急救援 抢险工作。 处理 事故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当保 护好事故现场。 五、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必须参加。 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32 演习结束后应将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调整修改。 33 XXX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应急图 总指挥 姓名: 手机: 现场指挥 姓名: 手机: 排险组 姓名: 手机: 疏散组 姓名 手机: 救护组 姓名: 手机: 联络组 姓名: 手机: 火警组 姓名 手机: 电力抢修组 姓名: 手机: 34 XXX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和救援组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工作部门 职务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注:上级部门报警电话。 安监局: 公安消防: 技监局: 35 十三 、 锅炉安全管理制度 一、 司炉人员岗位责任制 二、 水质化验员岗位责任制 三、 巡回检查制度 四、 交接班制度 五、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六、 安全保卫制度 七、 清洁卫生制度 八、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九、 司炉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十、 锅炉安全操作要点 十一、 锅炉水处理作业要点(软化水工序) 十二、 锅炉水质化验作业指导书 十三、 锅炉检验及特种设备三确认制度 36 一、 司炉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坚守岗位、严格执行锅炉房各项规章制度 ,精心操作,对当班锅炉安全运行负责。 上班时思想集中,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不擅自离开锅炉房。 二、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当班司炉人员在班前、班中不得饮酒。 三、每小时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并准时、认真地填写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 对设备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锅炉房负责人反映;将故障及采取的措施记入运行记录中。 四、认真做好锅炉、辅机、安全附件以及燃烧、除尘、供汽、供水等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供汽。 五、发现锅炉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炉等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六、当锅 炉发生重大事故时,应如实将当锅炉运行及操作情况向事故调查组汇报,不得伪造现场,不得反映不真实的情况。 七、认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业务学习和考核,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正确地应付和处理各种紧急、突发情况。 八、做好锅炉房的清洁卫生和安全环保工作,保持文明 37 生产。 九、认真及时地填写锅炉运行日志,字迹端正、清晰、内容真实。 十、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二、 水质化验员岗位责任制 一、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严格遵守 GB1576《工业锅炉水质》要求,保证向锅炉供给充足的合格软水。 二 、每小时至少测定一次给水硬度及其 PH 值,及时切换失效的钠离子交换器,并进行再生处理。 将给水化验值和离子交换器的运行工况予以记录。 三、每小时至少测定一次炉水碱度、氯根及其 PH 值,将炉水化验值予以记录,并通知司炉人员,督促其加药、排污。 四、保持软水箱水位不少于总水位高度的 60%。 五、做好食盐的贮存管理,降低盐耗。 六、做好化验仪器、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保管工作。 三、巡回检查制度 一、当班人员每小时至少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入运行记录。 二、巡回检查内容: (一)水位、汽压、气温在规 定范围内。 三大安全附件、保护装置和仪表灵敏可靠,无泄漏现象。 38 (二)受压部件可见部位无鼓包、泄露,炉内燃烧工况良好,无漏水漏汽声。 (三)炉墙、炉拱无破损,炉门看火门完整牢靠。 (四)管道、阀门无泄漏(包括内漏),阀门开关灵活。 (五)炉排及转动机械无摩擦和异常响声,油位正常,轴承冷却水充足并注入了润滑脂。 (六)除尘器无破损,锁气器严密,集灰斗不满灰。 (七)锅炉房照明良好,道路通畅。 三、巡回检查路线:三大安全附件 — 炉排和减速机 — 本体 — 出渣机 — 省煤器 — 除尘器 — 引风机 — 鼓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质监局
相关推荐
定、制度和措施,自 觉遵章守纪,不违章作业。 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可 靠性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施工项目开工前,认真接受安全施工作业票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 作业前检查工作场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下班 前及时清扫整理作业场所。
地除东侧山体需要边坡处理以及东北角 4 栋 别墅需范围需要爆破外,其余施工场地经场平处理后地势平坦。 施工现场已完成 3 根试桩施工,工程桩即将全面铺开。 由于 施工场地 建筑布局紧凑,场地相对 狭小,故将 办公大临设置于紧靠场外东北角原警备区营房内, 生活大临设置于场地外 南侧的回填 场地上。 现场的 材料堆场及加工房 根据 楼房间的空档位置 及道路布置情况 进行设 置。 具体见 下页
、部件,其保温完好、规范。 第二十三条:厂房及厂房周围电缆沟道内无明显积灰、积水、无杂物、垃圾。 第二十四条:给煤机处无积煤、垃圾、积水。 配电柜四周清洁无杂物。 31 第二十五条:除氧器、管道间等无明显 积灰、漏水、漏汽,无垃圾及乱堆、乱放的杂物。 第二十六条:厂房的玻璃应保持清洁完整,无法清扫处应采取措施、加强维护。 第二十七条:输煤皮带间地面无明显积煤、照明充足,门窗完好
66 手电钻电池式 10mm~ 12mm 67 油压式手电钻:小 大 68 油压式手电锤:小 69 锯条式切割机 70 叶片式切割机:小 大 71 金属磨轮式切割机:手提小 手提大 72 磨轮床 73 60A 电焊机 74 小型电焊机 75 气体焊枪:氧气式 76 高压气泵(手提式) 77 高压吸尘机(手提式) 78 手提 射灯 79 气动打钉枪 81 值班工作台、椅 82 工具台 83 工具柜
13)总经理指派的其他工作。 ( 1)负责物业的防火、防盗、防破坏和警卫工作。 ( 2)与政府公安、消防、司法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 3)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举行消防演习。 ( 4)建立、健全、制定物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 5)与业主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 6)负责物业大型活动的警卫布置。 ( 7)负责物业的日常巡楼工作和固定岗位的安排。 ( 8) 负责地下停车 场的安全秩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