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本内容摘要:

, 1111采面 走向长 200m,倾斜长 110m。 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 走向 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Z”型通风。 工作面 7 打眼放炮落煤,人工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 单体液压支柱铰接梁支护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采面设备: MSZ12型煤电钻, SGD420/22型刮板运输机, DW06 型 单体液压 支柱, BRW— 80/20G 型液压 泵。 顶板管理: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按矿井两班作业,自采自准的劳动组织,回采工作面一班一循环,循环进尺。 因此,工作面支柱为“三四”排控顶,即“见四回一”,每班支护一排回柱一排,排距 ,柱距 ,支护密度 /m2。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 ,放顶步距。 5) 、掘进工作面:现掘进工作面 布置在 +30m 水平。 分别为 +30m水平南翼运输巷、底板印北翼运输巷、桐花炭北翼运输巷、 433 运输巷。 采用钻爆法掘进工艺, +30m水平南翼运输巷采用锚网喷浆支护 ,其余巷道 采用无腿棚支护。 掘进工艺流程为: 打眼→冲刷岩帮→装药联线→放炮→恢复支护、检查安全及临时支护→洒水、装运岩→支护。 打眼 设备为 YT— 28 型 凿岩机 , 局部通风机 为 FBD5/11型 ,压入式通风。 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 分 列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 法,分区通风。 安装有二台 FBCDZ№ 21D轴流 式 主扇 风机,一台备用,一台运行,功率 1602kw,电压 380V,风量 38— 94m3/s,矿井实际 配 风量为 1187m3/min。 回风斜井设置有引风道、安全出口和防爆门,主扇风机安设于引风道。 通风线路为:新鲜风→主斜井 、幅井 → +68m 水平 运输大巷→ 延伸绞车道、三 — 四人行道 → +30m水平运输巷 → 各用风地点→各回风联络 8 巷→ +68m 水平 回风巷→ 回风上山 → 回风斜井→引风道→风机→地表。 (见通风系统图) 掘进工作面实行压入式局部通风机( FBD5/11KW)通风,风筒采用 抗静电阻燃材料制造,直径φ 500、φ 400mm。 局部通风机实现风电、瓦电闭锁。 采煤面实现“ Z”型通风,井下的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 试运转期间由于矿井通风线路短,矿井通风阻力小, 矿井实际负压 600Pa,进风量 1218m3/min,矿井回风量 1300m3/min。 各个采掘工作面的实际风量分别为 1211 采面 180m3/min、 1111 采面 180m3/min、+30m 水平南翼运输巷 掘进头 256m3/min、 412 材料车场 掘进碛头193m3/min。 风量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今后随着通风线路增长,可以采取调整通风机的 叶片角度 以增加风量。 提升运输系统 1) 、提升系统: 矿井现为斜井开拓, 主井与暗斜井采用皮带输送机运送煤、矸。 主井皮带输送机型号为 DTL80/10/2 55,暗斜井皮带输送机型号为DSJ80/10/2 45;延伸绞车道采用绞车运输。 主 井 绞车型号为 、电机功率 75kw。 暗斜井 绞车型号为 单 滚筒绞车提升设备 和材料、电机功率 55kw。 延伸绞车道 绞车型号为 单 滚筒绞车提升设 备 和材料、电机功率 75kw。 电压 660V,选用 1t 型标准矿车运送煤、矸等。 人员从幅井、副暗斜井、三至四水平人行道进出井, 9 幅井、副暗斜井 分别 安装有 RJY22— 28/750 型架空乘人装置一套,用于运送人员。 经校核,矿井实际选用的绞车能满足提升需要。 2) 、运输系统:井下大巷运输方式为矿车运输形式,采用蓄电池机车牵引。 矿井购置 CCG11/600 型防爆 柴油 机车 3 台 ,能满足矿井运输需要。 选用 1t型标准矿车运煤、运矸。 并配少量的材料车和平板车运输材料设备。 矿井对外运输方式为汽车。 供电系统 矿井为两回 10KV 电源线 供电,其中一回由 石燕桥 110KV 变电站,经过架空线路 ( LGJ50/7km) 石燕线 输送至矿变电所 10KVⅠ段母线;另一回由 石燕桥 110KV 变电站,经过架空线路 ( LGJ50/8km) 石李线输送至矿区变电所 10KVII 段母线。 石燕桥 110KV 变电站为国家电网,电源可靠。 井下供电设备有短路、过载、漏电和接地保护装置。 掘进工作面实行了“三专两闭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