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xx(条文说明内容摘要:

当油罐设在行车道下面时,规定人孔操作井宜设在行车道以外,主要是为防止加油不慎可能出现的溢油进入井内、引发火灾事故。 另外,人孔操作井设在行车道以外,也便于油罐人孔井内附件的管理与维修。 本条规定油罐顶部覆土厚度不小于 ,是油罐的最小保护厚度。 特别是有栽植一般花卉和草坪的要求时,如果深度太小,不但不能满足栽植要求,而且花草的根部容易破坏罐外防腐层,降低油罐使 用寿命。 规定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厚度不小于 的干净砂子或细土,主要是为避免采用石块、冻土块等硬物回填,造成油罐防腐层被破伤,影响防腐效果。 同时也要防止回填土含酸碱的废渣,对油罐加剧腐蚀。 防止加油站油罐对地下水源和附近江河海岸的污染,是我国治理和保护环境的一部分。 加油站对地下的主要污染源是油罐。 目前各个国家对加油站的油罐所采取的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要求和做法各异。 例如,美国等西方国家目前多采用复合式双壁罐,并自身带有能够发现渗漏油的检测装置。 我国现在也着手近行这方面的技术探索。 目前,对油罐常采 用防水混凝土箱式内填土 (砂 )埋设方法,箱底及内壁一定高度范围内贴做玻璃防渗层,并在箱内设置供人工或仪器能够发现油罐是否渗漏油的检测装置。 此种做法已在北京市强制推行。 规定油罐的各接合管应设在油罐的顶部,既是功能上的常规要求,也是安全上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不损伤装油部分的罐身,便于平时的检修与管理,避免现场安装开孔可能出现焊接不良和接管受力大、容易发生断裂而造成的跑油渗油等不安全事故。 规定油罐的出油接合宜设在人孔盖上,主要是为了使该该接合管上的底阀或潜油泵拆卸检修方便。 本条规定主要是为 了避免油品出现喷溅产生静电,发生火花,引起着火。 由于喷溅卸油产生静电,引起的着火事例很多。 例如:北京市和平里加油站、郑州市人民路加油站都曾在卸油时,进油管未插到罐底,造成油品喷溅,产生静电火花,引起卸油口部起火。 采用自吸式加油机时,油罐内的油品要靠加油机自身吸出油品加油。 要求罐内出油管的底端应装设底阀的目的,是为了使每次加油停止时,不使油品倒流到油罐内和管道进气,以免下次加油时还要再抽真空才能加油,影响加油精度。 底阀人油口距罐底的距离不能大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会有大量的油品不能被抽出,降低了油 罐的使用容积,太低又容易将罐底的积水和污物吸入加油机而加给汽车油箱。 故规定底阀人油口距罐底宜为 ~。 量油帽带锁,有利于加油站的防盗和安全管理。 其接合管伸至罐内距罐底 的高度,一般情况下,接合管的底端口部都会被罐内余油浸没形成液封,使罐内空间与量油接合管内空间没有直接联系,可使平时或卸油时,罐内空间的油气不会由于量油孔关闭不严或打开,而从量油孔释放。 这样规定,有利于加油站的正常安全管埋,也可避免人工量油时发生由静电引发的着火事故。 6. 2 工艺系统 密闭卸油的 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小油品挥发损耗,避免敞口卸油时出现油气沿地面扩散,加重对空气的污染,发生不安全事故。 例如,广州某加油站和天津市某加油站曾发生过两次火灾,北京室昌平县某加油站也曾发生过一次火灾,都是由于敞口式卸油 (即将卸油胶管插入量油孔内 )发生的着火事故。 油气从卸油口排出,有些油气中还夹带有油珠油雾,极不安全。 还有的加油站将油品先卸入敞口的油槽内,经过计量再流入油罐,这种方式不仅损耗更大,同时也更不安全,有的还发生过火灾。 所以,本条规定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十分必要。 其含义包括加油站的油罐必须设置专用进油管道, 采用快速接头连接进行卸油。 相反的含意是严禁采用敞口卸油方式。 汽油属易挥发性油品,从保护环境和节能的角度上讲,汽油油罐车的卸油采用密闭油气回收系统,使加油站油罐内的油气在卸油的同时,回收到油罐车内,不向大气中排放,其意义十分重大。 这种卸油方式已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普遍使用,我国的北京市也在 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 卸油油气回收与密闭卸油,工艺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油罐车与地下油罐之间加设了一条油气回收连接管道和地下油罐的通气管管口需安装机械呼吸阀。 故系统相应具备的条件也需符合一定的要求。 l 卸油采用油气回收,油罐车的油罐必须设置供油气回收连接软管用的油气连接口,否则,无法使地下油罐排出的油气回到油罐车的油罐中。 装设手动阀门 (宜用球阀 )是为了使卸油后,拆除油气连通软管之前关闭此阀,使油罐车油罐内的油气不泄漏。 2 密闭卸油管道的各操作接口处设快速接头是为了方便管道连接,闷盖可对快速接头的口部起保护和密闭作用。 站内油气回收管道接口 (指由地下油罐直接接出的油气管道端部快速接头 )前装设手动阀门,是为了使卸油后拆除油气回收连通软管前关闭此阀,使地下油罐内的油气不泄漏、 3 加油站内的卸油管道接口、油气 回收管道接口设在地面以上,便于操作和油气扩散,比较安全。 4 汽油油罐车的卸油采用密闭油气回收系统时,由于油罐处于密闭状态,卸油过程中不使人工直接观测油罐中的实际液位、为及时反映罐内的液位高度和防止罐内液位越过安全高度。 故规定地下油罐应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 加油机设在室内,容易在室内形成爆炸混合气体。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加油机其顶部的显示器和程控件均为非防爆产品,如果将加油机设在室内,则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故做此条规定。 本条所推荐采用的加油工艺,是我国加油站的技术发展趋 势,与采用自吸式加油机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油罐正压出油、技术先进、加油噪音低、工艺简单,一般不受罐位低和管道长等条件的限制。 本条是从保证加油工况的角度上制定的。 如果几台加油机共用一根接自油罐的进油管 (即油罐的出油管 ),会造成互相影响,流量不均。 当一台加油机停泵时,还有抽入空气的可能,影响计量的准确度,甚至至出现断流现象。 故规定采用自吸式加油机时,每台加油机应单独设置进油管。 使用自封式加油枪加油能对汽车的油箱起到冒油防溢作用,避免浪费及着火,对安全有利。 本条规定的流量限制是为选择加 油机和对加油机厂家提出的要求,现在采用的加油枪口径一般都是 19mm,当流量为 60L/min 时。 管中流速巳达 ,接近限制流速。 而且流速越大,在油箱内产生油沫子也越多,往往油箱还末加满,油沫子就溢出油箱。 同时也容易发生静电着火事故。 另外,现在规定的加油机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也是按流量为 60L/min 时测定的,流量如果增大,油气的扩散范围也会相应扩大,与本规范所规定的范围不符合。 故规定加油枪的流量不应大于 60L/min。 本条对加油站的工艺管道即油品管道、油气管道的规定有以下几方面的目 的: 1 采用无缝钢管焊缝少,比较严密可靠。 石油化工企业的油品和油气管道一般也都是采用无缝钢管。 2 埋地钢管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是钢管埋地敷设的基本要求,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省材省工,便于防腐,不容易出现渗漏隐患。 3 复合管材的最大优点是抗腐蚀能力强,目前,在国内外已逐步开始应用,但由于此类管材必须具备耐油、耐腐蚀、导静电等基本性能,还需采用配套的专用连接管件,因此存在强度较低,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等不足之处。 加之,国内又是才开始应用,不宜全面展开。 但又不能对此进行限制,故本规范规定在有严重 腐蚀的土壤 地段,可采用此类管材。 卸油用的连通软管要求选用耐油和导静电软管.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通用要求。 其中软管的导静电要求,是为了在卸油过程中预防软管聚集静电荷,使操作中不发生静电起火问题。 连通软管的直径太小,阻力就大,会影响卸油速度。 故规定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50mm。 加油站内多是道路或加油场地,工艺管道不便地上敷设。 采用管沟敷设的缺点也很多,如工程量大,投资多,特别是管沟容易积聚油气,形成爆炸危险场所。 管沟发生的事故也很多,如陕西省户县某一企业加油站,加油间内着火,火焰顺管沟引 到油罐室,将罐室内的油罐口引燃;山西省太原市某加油站在修加油机时产生火花,通过管沟传到地下罐室,引起罐室爆炸。 故本条规定加油站的工艺管道应埋地敷设。 对于管沟用砂或细土填实的敷设方式也符合本规定的埋地要求。 为了便于检修.防止由于管道渗漏带来的不安全问题,本条还规定工艺管道不得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 当油品管道与管沟、电缆沟和排水沟相交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 本条规定主要是从管道的放空方面考虑的,油罐的进油口管卸油后,应保证管内油品自流入罐,有利于安全。 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管,因其容易产生 冷结油,影响管道气休流通。 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向油罐使管道处于畅通状况。 规定 2‰ 的坡度是最低要求,否则油品放不干净。 对于供加油机的罐出油管道,本条虽未做规定,但在有条件时,也最好坡向油罐、具备放空条件,便于今后检修。 埋地管线与埋地油罐一样,如果不做防腐保护或防腐等级太低,少则几年,多则十来年,很快就会被腐蚀穿孔漏油。 前,常采州的防腐材料多为环氧煤沥青和防腐沥青,其做法和要求,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 本条规定说明如下: 1 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主要是为防止这两 种不同种类的油品罐互相连通,避免一旦出现冒罐时,油品经通气管流到另一个罐造成混油事故,使得油品不能应用。 对于同类油品 (如:汽油 90、 9 97)储罐的通气管,本条含义着允许互相连通,共用一根通气立管。 可使同类油品储罐气路系统的工艺变得简单,省工、省料,便于改造。 即使出现冒罐混油问题,也不致于油品不能应用。 国外也有不少国家采取此种做法。 但在设计时,应考虑便于以后各罐在洗罐和检修时气路管道的拆装与封堵问题。 2 对通气管的管口高度,英国《销售安全规范》规定不小于 ,美国规定不小于,我国 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20 年修订版 )等规定不小于 4m。 为与我国相关标准取得一致,故规定通气管的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 4m。 3 规定沿建筑物的墙 (柱 )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至少 ,主要是为了使油气易于扩散,不积聚于屋顶,同时 也是本规范对通气管管口爆炸危险区域划为 1 区的半径。 4 由于卸油采用油气回收,通气管管口的油气泄漏量较小,相应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 2区半径为 2m,比不采用油气回收卸油减少了 1m。 但因围墙以外的火源不好管理,难以控制,为避免其爆炸区域的范围 扩延到围墙之外,故规定通气管管口与围墙的距离不得小于2m。 5 关于油罐通气管的直径,英国《销售安全规范》规定通气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40mm,美国规定通气管的直径应根据油罐进油流量确定。 北京市某些加油站的油罐通气管曾采用过直径 25mm 的管子,因阻力太大,导致卸油时间较长。 有的加油站为了加快卸油速度,还将通气管拆掉,卸油时打开量油孔排气,这样做极不安全。 国内汽车油罐车卸油口的直径一般为 80mm,多年实践经验证明,规定油罐通气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50mm 是合理的。 6 规定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是为了防止外部的火 源通过通气管引入罐内,造成事故。 7 采用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通气管管口尚应安装机械呼吸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油气向大气排放。 从采用油气回收的多座加油站的应用情况看,如果通气管口不加控制,气路系统处于常压状态,就无法完全实现卸油密闭油气回收和加油油气回收。 特别是卸油时,由于油罐车与地下油罐的液位不断变化,气体的吸入与呼出,造成的挠动蒸发,以及随着油罐车油罐的液面下降,蒸发面积的扩大 (指罐壁 ),外部气温高对其罐壁和空间的影响造成的蒸发等,都会使系统失去平衡,大量的油气仍会从通气管口排掉。 如果 将通气管口关闭,使油气不外泄,则气路系统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也抑制了油品的蒸发量和速度。 对加油来讲,通气管口加以一定量的吸气控制,也才能实现加油油气回收,因此,安装呼吸阀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设备的安全作,而且也是实现油气回收的关键设备。 国外对油罐通气管口的控制也是采取安装呼吸阀的方法实现油气回收的。 某单位曾在夏季,对卸油采用油气回收的加油站进行过一次测试,在通气管口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卸油过程中的气路系统的稳定压力约为 2500Pa,可以做到油气完全不泄漏,效果非常明显。 考虑到油罐的承压能力,本条规定呼吸阀 的工作正压宜为 2020~3000Pa。 对于表中两种设计使用状态下的呼吸阀的工作负压规定,主 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仅卸油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呼吸阀的负压阀 (盖 )只起阻止系统油气外泄的作用,规定其工作负压为 200~500Pa,对卸油和加油操作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2)当加油也采用油气回收系统时,油罐在出油的同时,如果机械呼吸阀的负压值定的太小,油罐出现的负压也就太小,从汽车油箱排出的油气就很难通过加油机及回收管道回收到油罐中。 如果此负压值定的偏大,就会增加埋地油罐的强度负荷,同时对采用自吸式加油机在 油罐低液位时的抽油也很不利。 故规定此情况下的机械呼吸阀的工作负压宜为1500~2020Pa。 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液化石油气质量的储罐 关于压力容器的设计的制造,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钢制卧式容器JB4731 的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已有详细规定和要求,故本规范不再做具体规定。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9 年版 )第 34 条规定: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压力应不低于 50 丙烷的饱和蒸汽压力 (为 );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钢制 压力容器SH307495 规定:钢制压力容器储存介质为液态丙烷时,设计压力取 MPa。 根据这些规定,本款规定储罐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MPa。 液化石油气充装泵有多种形式,储罐出液管必须适应充装泵的要求。 进液管道的液相回流管道接入储罐内的气相空间的优点是:一旦管道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