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精选文档】内容摘要: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设置现场急救箱,并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2 未编制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的 ,不得分 ; 预案编制不齐全的 , 扣 1 分;未配置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的,不得分;配备不全的,扣 1 分;未制定专兼职救援人员的,不得分。 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员工应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基本救援技能,避免发生事故时盲目施救。 2 未开展演练的,不得分;员工 对应急救援措施不清楚的,不得分。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并按 “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处理,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落实整改措施,并保存好事故资料。 1 未按 “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处理的,不得分;资料保存不当的,每项扣 分。 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 1 未对事故进行回顾学习的,不得分。 小计 6 得分小计 考评类目 标准条款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扣分 实际得分 十一、绩效 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形成自评报告。 并根据自评结果,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 2 未进行自评的,不得分; 未形成自评报告的,扣 1 分;发现隐患,未整改的, 17 评定和持续改进 整改,做到持续改进。 不得分。 小计 2 得分小计 总计 100 得分总计 18 附件 3: 江苏 省工贸行业 小微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 表 评 分 说 明 本评分 表 依据 《 工贸行业 小微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 化 基本 规范 》( DB32/T 25462020) 制定。 本评分 表 适用于 江苏省行政区域内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 轻工、纺织 、 商贸、烟草 等行业小微企业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和 外部评审 等工作。 本 评分表 共含 6 项 一级要素, 20 项二级要素及 67 条企业达标标准。 本 评分表 共计 600 分,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化得分(百分制) =评定得分 247。 ( 600- 不参与 评审 内容分数之和 ) 100。 最终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在本评分表的“自评 /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如实 进行扣分点说明、描述。 19 江苏省工贸行业小微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 表 自评 /评审单位: 自评 /评审时间:从 年 月 日 到 年 月 日 自评 /评审组组长: 自评 /评审组主要成员: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一、 基础管理( 140分) 全目标( 8分) 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 自身实际,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与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 自身实际,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和年度安全生产计划。 4 未制定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计划相关材料的, 不得分。 对安全生产目标、 计划 的 实施 情况进行考核。 4 未对 实施 情况进行 效果评估或考核的, 扣 2分。 机构与职责( 24分) 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明确安全生产主要 负责 人,配备专 ( 兼 ) 职安全生产 、职业健康 管理人员,并按规定持证上岗。 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等 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6 未明确企 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的,不得分;未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 扣 2分。 按规定 配备 专(兼)职 安全管理人员 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 6 未按规定配备的,不得分;未 按规定 持证上岗的,每人次扣 2分。 20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12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不得分; 责任制内容不全的 , 每处 扣 2分;未 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式 考核的, 扣 4分。 安全投 入( 12分) 按照 规定 提取 安全生产费用, 并 建立使用台账。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8 未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不得分;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内容 不符合要求 的, 每处 扣 1分。 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保障事故伤亡人员获得相应赔偿。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 保障 事故伤亡人员 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 4 未缴纳 工伤保险 的,不得分; 赔偿不到位 的, 不得 分。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遵守 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 标准规范, 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 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收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 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 未收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不得分; 未 将相关要求 及时转化成规章制度的,每 处 扣 1分;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每 处 扣 1分。 21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度( 32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内容 至少 应包括: a)安全生产 责任制; b)安全 生产投入管理; c)安全教育培训 ; d)设备 设施 管理; e)危险作业许可 ; f)特种 作业 人员 管理; g)安全检查与隐患 治理 ; h)危险 物 品 管理; i)事故和应急 ; j)安 全奖惩 ; k)职业健康 管理; l)消防 管理; m)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n)建设项目“三同时” 管理。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 、 健全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并 发布,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危险作业许可、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安全检查 与 隐患治理、危险 物品 管理、 事故与应急、安全奖惩、职业健康管理、消防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建设项目 “ 三同时 ” 管理等。 12 制度未发布的,不得分;每缺一项制度 内容的 ,扣 2分;制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与实际不符的,每 处扣 1分。 基于岗位生产 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 ,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 安全 操作规程。 基于岗位生产 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 ,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 安全 操作规程。 10 无 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岗位操作规程 不全的每处 扣 2分。 将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发放、告知从业人员,并监督执行。 向员工下发 管理制度和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 相关 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并监督执行。 6 未发放的,不得分;发 放不全的 ,每处 扣 1分; 发现员工未执行,每人次扣 1分。 教育培训对 本企业从业人员 进行安全生产教 育 培训(含 职业健康 ) 并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对 各 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职业健康 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8 无记录的,不得分;记录内容不全的,每处扣 1分。 22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 32分) 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必须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必须持证上岗。 6 未持证上岗的 ,每人次扣 2分。 对新入厂从业人员进行厂 、 车间 、 班组三级 安全 生产教育 培训(含 职业健康 ) ;对转岗 和重新上岗 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 对新员工进行 “ 三级 ” 安全教育 和职业健康教育; 对转岗 和重新上岗 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 10 未进行三级教育的, 不得分;未按规定进行 教育培训 的 ,每人次扣 1分。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的,每人次扣 1分。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 进入现场前的 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方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有 针对性的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4 未进行 入场前 培训的,不得分 ; 相关方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进入作业现场 的 ,每人次扣 1分;教育培训内容未根据具体作业活动的特点,或无针对性 的 ,每处扣 1分。 危险源管理( 12分) 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对本单位的 设备 设施 、作业活动和 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 和 评估 分级,对 确定危险源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6 未 进行 辨识 分级 的,不得分;辨识和评估不 全或 防范措施不到位的,每处扣 1分。 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向当地安监部门 备案。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6 重大危险源未备案的,不得分。 未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的,不得分;监控不全的,每处扣 2分。 事故与应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 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 4 无 事故 登记 档案 的,不得分;登记 档案内容不全 ,每 处 扣 1分。 23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急管理( 20分) 事故调查处理应做到: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调查处理应做到 “四不放过”。 4 事故调查处理 未做到 “ 四不放过 ” ,不得 分。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 ,定期 组织演练 ; 重要危险岗位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从业人员应熟悉处置方法。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 , 按规定 定期 组织演练。 6 未制定 应急预案 ,不得分;未按规定演练的,不得分;未按规定配备应急器材的, 每 处扣 2分。 重要危险岗位应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从业人员应熟悉处置方法。 6 重要危险岗位 未 在醒目位置张贴现场处置方案 的 , 每 处扣 2分; 从业人员 不 熟悉处置方法 的, 每 人次扣2分。 小计 140 得分 小计 24 一级 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自评 /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二、 设备设施( 220分)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42)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对 新建、改建、扩建 项目进行“三同时”管理。 8 未 按规定 进行 “ 三同时 ” 管理的,不得分。 厂区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01 GB5018 GBZ1等规范的要求。 建、构筑物之间安全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8 建、构筑物之间 安全间距 不符合规范要求 的 , 不得 分。 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 规范 要求。 8 消防通道、疏散通道 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分。 厂内休息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