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钾肥基地项目外部供水工程管道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障碍物两侧 3 米范围内,在其主管部门监督下,采用人工开挖。 管沟开挖方法 1)一般地段,采用机械开挖。 2)地下水位高于管沟底时,开挖管沟时要采取强制明渠排水或井点降水的措施,并与组焊、下沟紧密结合。 管沟开挖过程中,用潜水泵配合排水,边开挖边排除沟内渗水,管沟完成一段后( 30 米左右)后,在沟底的一侧挖排水沟,每 隔 30米挖一集水坑,用潜水泵连续抽排水。 直至管线下沟,稳管或回填,确保管线稳定后,方可停止抽排水。 如下图所示: 作业带排水沟潜水泵 22 3)石方段:采用松动爆破、光面爆破后,机械与人工配合清理成沟,沟底深度加深 米。 管沟开挖检查验收 管沟开挖完毕 ,挖沟单位按要求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向管道安装单位提交管沟验收申请 ,监理和安装单位收到申请后及时组织验收 ,填写施工验收记录 ,办理交接手续。 管沟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合格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管沟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表 管沟开挖安全要求 1)管沟开挖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环保及地下构筑物保护措施,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合格标准 外观 全部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沟壁和沟底平整,无沟坎阶梯,无锐器物;沟内无塌方、无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石方段沟壁无欲坠的石块,沟底无石块。 管沟中心线偏移 每千米不少于 5 处 用经纬仪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 100mm 沟底宽度 全部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为177。 100mm 沟底标高 每千米不少于 5 处 用水准仪检查 允许偏差为 +50 mm 100 mm 变坡点位移 全部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 100mm 23 2)交叉作业及石方爆破时 ,沿途设警戒人员 ,各主要路口应设警示牌、设专人看护。 3)开挖管沟由实验确定边坡比 ,以免发生塌方事故。 开挖过程中如遇流沙 ,地下管道、电缆以及不能辩别的物品时 ,应停止作业 ,采取措施后方准施工。 4)管沟开挖作业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准掏洞 ,挖出的土方应堆在管沟无焊管一侧、距沟边不少于 1m。 5)雨后开挖管沟时 ,必须仔细检查沟壁 ,如发 现裂纹等不正常情况 ,应采取加支撑、放台阶加固措施 ,在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施工 ,非工作人员不准在沟内停留。 6)在靠近道路、建筑物等地带开挖管沟时 ,应设置隔离屏障及昼夜醒目标志 ,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7)先焊管线后挖管沟时 ,沟边与管线边缘的净距离不小于。 8)在有架空线路的地方,机械作业时,要保持机械与线路的安全距离(见 )必要时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填写施工记录 与开挖、检验同步作好管沟开挖记录。 六 、 防腐管运输 工序流程图 24 申报钢管领料计划 每批钢管领用装运前,提前七天向项 目部主体方上报钢管领料计划和钢管领料单,到指定地点办理领料手续。 钢管领料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名称; 2)钢管领料单号; 3)计划领取的钢管规格 (管径壁厚 )、型号及各自的数量; 4)计划用于线路上的连续桩界号; 5)累计已领取相应各自钢管的数量和长度; 6)剩余已领取的钢管规格、型号和各自的数量和长度; 7) 计划使用时间; 8)下次预计需领取的钢管的规格、型号、防腐等级和各自的数量。 防腐管在转运站交接 1)领取钢管时,将钢管领料单副本交项目部 主体方、会同主体方与防腐承包商指定的质检人员共同依据钢管领料单,逐根检查验收防腐管的数量、管子及防腐层质量情况及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检查验收项目如下: ( 1)防腐管的根数、钢管规格、材质; ( 2)标识核对:核对防腐管防腐保温层和钢管的标识并与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 3) 防腐保温层外观:外防护层完整、光洁、应无刮伤、损坏;申报计划 吊索具、运管专用支架、紧固方式报业主批准 防腐管交接 交接记录 公路运输 施工现场交接及堆放 下道工序 25 管端预留长度为 150177。 10mm。 防水帽外观应无烤丝、鼓包、皱纹、翘边,两端搭接处四周应有较均匀溢出;防水帽外必须有长度≥ 20 毫米的完整防腐层。 ( 4)每根管两 端应有保护圈或防护盖帽,拆除保护圈后,管口应无裂纹、结疤、折叠、拐伤和划痕。 管口直径不园度和管口与管中心线垂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根据业主或监理规定的比例对防腐保温层进行破坏性(扒掉保温层,外护层)检验(电火花检漏、防腐层附着力),厚度检测,保温层厚度偏差检验等)。 4)检验合格的管子 ,填写交接记录 ,对有缺陷的管子予以挑出 ,留厂返修 ,装车方不予接管。 管子装卸 1)防腐管装卸使用专用尾钩 ,尾钩与管子接触面应加有与管子弧度相同的铝垫,不得使管体和管端产生任何损坏。 2)吊装管子时 ,钢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小 于 30176。 当吊车扒杆伸出高度受周围环境限制以及用吊管机卸、吊运(布管)时,必须采用“扁担”(下图)吊管,以保证钢管与吊绳的夹角大于 30176。 3)吊装时有专人指挥 ,管子两端设晃绳使卸放位置准确。 4)起吊和卸管轻起轻放 ,避免管子与其他物体或管子之间相互碰撞 ,严禁使用撬、滚、滑的方法卸车。 26 5)捆扎用具采用钢丝绳外套厚度不小于 7 mm 的胶管 (胶管内层含线或布 )。 防腐管公路运输和堆放 1)采用长度适当的车辆进行管子的运输 ,管子超出车长不宜超过2m,在车箱(板)与驾驶室之间有止推档板(不低于 1600mm)。 2)根据现场用管情况统一作出管子运输计划 ,并按计划运输 ,每次拉运每车只拉运同一种规格类型(管子规格)的管子。 3)运管车应有运管专用支架,支架与管子接触面宽度 200 毫米,并垫厚度不小于 20 毫米的橡胶板。 运管车用车箱长为 10 米、 12 米的半挂车。 专用支架见下图: aL1210a1600bb312020020AAbLAA 4)管子装车层数不得超过 4 层,并采用套橡胶管的钢丝绳对管子捆扎(沿管子长度方向不少于 2 道) ,钢丝绳与管子接触部位加橡胶板或其它软材料衬垫。 5)管子运抵现场后 ,安装队对运抵现场的防腐管逐 根检查验收 ,并与运输队办理交接手续 ,对不合格的管子要分清责任 ,由责任方承担。 6)防腐管现场堆放时 ,选择在地势平坦、远离架空线路、方便施 27 工的地方(堆管尽量靠近管线,管堆之间距离不宜超过 500m) ,堆放场地要压实,保持 1%2%坡度,并设有排水沟,场地内不得有积水,石块等,堆放场道路应作硬化处理。 7)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 ,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 ,管子堆放底部的管墩采用装满干草、细土的麻袋,管墩至管端宜为 米 米,管墩支承 4 道,以管长中心均匀对称配置,管堆边缘应有防管子滚落的支垫。 8)管子 堆放按钢管的壁厚、批号分别码放 ,不得混堆放,必要时要作出标记,堆管高度不超过 2 层。 管材运输及堆放安全要求 1)所有车辆、设备应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不得带故障作业。 由施工项目部调度长组织对车辆状态及车辆专用支架、衬垫、绑绳等进行检查,并将专用支架、绑具、吊具、紧固方法报业主批准,经检查合格的车辆、发放准运证后才能承担运管任务。 2)运管子时不允许超过 4 层 ,装车时管下应垫稳 ,全车捆牢后方可起运。 3)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运管车辆应中速行驶 ,避免急刹车,以防止管子移动移位伤人。 4)运管车辆只能在现有的道路或已 平整压实的施工便道上行驶 ,不允许随意在无路地段行驶。 5)管子运抵现场 ,应选择远离架空电力线、地势平坦的场地堆放 ,管堆底层应掩牢 ,靠近村镇、路口或可能有人攀登的现场 ,设置“禁止攀登”、“管堆危险”等警告标志。 6)集中的管子贮存地设围栏和警卫。 7)集中贮存管子时 ,应根据不同的管规格、防腐等级分类堆放, 28 堆与堆之间留出必要的通道 ,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 5m,管子堆放层数不超过 5 层 ,管垛必须掩牢 ,上层管子必须整根落入下层两管之间凹处以防止滚动。 8)在管堆上吊运管子时 ,必须自上而下一层层吊 ,严禁从下层抽吊。 9)所 有施工机具和设备在行车、吊装、装卸过程中,其任何部位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 力 线 路 电 压( kv) 1 135 60 110 220 330 n 安全距离( m) 3 5.1 6.7 (n50)+5 填写记录 钢管(含热煨弯头)交接过程中,要同时作好钢管规格、数量和钢管及防腐层的完好情况记录。 七 、 布管 工序流程图 准备工作 布管作业 布管顺序检验 填写布管检查记录 下道工序 布管准备 1)参加布管的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悉布管区段的设计图纸 ,明确控制桩位置 ,不同类型管子布管前存放位置及应该布管位置。 2)布管人员应了解沿线道路以及施工作业带地形、地质情况。 3)布管人员服从调度计划安排 ,使布管与组装工序相配合 ,以合理安排施工。 4)布管用的吊管机、吊车、拖拉机等设备状况完好。 5)为保证安全和保护管口 ,当采用管端形式吊管时 ,要采用专用 29 吊杠和尾钓 ,以保证钢丝绳与管子夹角大于 30 度。 布管作业 1)布管作业与管道组焊控制在 5 天以内。 2)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管子类型、壁厚 进行布管 ,使布管准确有序 ,不布错一根管子。 布管前,测量单管长度在每根钢管长度方向上划出平分线 (中心线 ),并在布管前对 管口周长、直径进行测量,以便匹配组对。 3)沟上布管前,先测量单管长度并进行登记,在布管中心线上打好管墩,每根管子下面设置一个管墩,钢管放在管墩上,钢管下表面与地面距离大于 米,为了确保管墩位置正确、管墩的施工应与布管同步进行。 管墩要确保稳固、安全。 4)布管及组装时,管道边缘至管沟边缘的距离见下表 土壤类别 干燥硬实土 潮湿软土 安全距离 A( m) ≥ ≥ 管墩中心(组装 管道中心)至管沟中心(线路中心)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S≥ Dm+K/2+a+A a =h/i 式中 S—— 管墩中心至管沟中心的距离 m; Dm—— 钢管外径( m); K—— 沟底加宽裕量( m) (见 ) a—— 管沟边坡的水平投影距离( m); h—— 沟深( m) i—— 边坡坡度(见 ); A—— 安全距离 30 5)布好的管子首尾衔接 ,相邻两管口呈锯齿形分开 (如图 ),管口错开 1~ 倍管径。 布管的间距与管长保持基本一致。 布管时 ,每15— 20 根管核对一次距离 ,发现过疏或过密应及时调整。 布管(组焊)中心线1~DN 6)在坡地布管时 ,要注意管子的稳固性 ,支承墩宽度要加大 ,管子摆放平整 ,坡度超过 5度时 ,应在下坡的部位设置支挡物 ,坡度大于 15度时 ,应停止布管 ,待组装时随用随布。 7)戈壁碎石土段,水网地段布管时,应在管子两端距管口 米处设置稳定的支撑 (可用软土堆或填装软土的纺织袋或草袋 ),支撑高度以不接触地面为准。 8)在吊管和放置过程中 ,应轻起轻落 ,管子吊起时 ,应在空中保持水平 ,不得斜拉歪吊 ,管子不得在地上拖拉 ,吊运 时 ,注意不碰撞起吊设备、其它管子及周围物体。 9)遇有水渠、道路、堤坝时应将管子布设在位置宽阔的一侧。 10)采用吊管机随卸车随布管,如条件不允许,可在作业带上堆管,管堆间距离不宜超过 500 米。 11)与布管同步按布管顺序做好布管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单管的钢管规格(外径、壁厚、长度),钢管编号、防腐层编号等。 布管原始记录 布管区间 布管班组 班组长 技术员 钢 管 防腐层 焊口号 31 壁 厚 标记长度 实测 长度 出厂 编号 生产 厂 出厂 编号 涂敷 厂 注:此原始记录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组焊机组,以登记焊口编号。 布管检查 1)对每个布管段 ,布管后要由技术人员组织对所布钢管进行实地核对 ,核对管子壁厚、管子摆放位置、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是否与布管原始记录一致,以及所布管子支撑高度和是否稳固。 并经业主或监理复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布管检查后,填写《布管检查记录》,并签字确认。 布管安全要求。 1)布管时吊管设备应距已挖好的管沟平行距离 3m 以外行进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