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一句: “ 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 ” 似乎没留意当事人所说的话 , 反映了他不但没留心倾听 ,而且还完全忽略了来访者所表达的重要感受。 第二句: “ 你一向成绩很好 , 但想不到考试却失败了。 ” 咨询员的反应虽然在内容上和来访者表面所产一致 , 但他只注意了来访者表面的感受 , 故在反映中只在内容上的复述 , 缺乏情感的响应。 第三句: “ 因为高考不及格 , 所以你感到很失望 , 很难过。 ” 咨询员的反应与来访者所表达的意义和感受比较一致 ,但未能对来访者较深的感受作出反应 , 即没有对隐藏于言语背后的感受作出共情反应。 第四句: “ 因为高考不及格 , 所以你感到很失望 , 很难过 , 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 , 心中很混乱。 ” 这种回答中 , 共情的程度较高 , 在咨询员的反应中 ,他所表达的感受已深于来访者所能表达的 , 即把来访者深藏于言事背后的感受也表达了出来 , 因此来访者可由此来体验和表达起初未察觉和未能表达的感受 ,同时也因此可以掌握到这些感受背后的涵意。 第五句: “ 你一向成绩很好 , 从来没想到高考会失败 ,因此你特别感到失望和难过 , 也有点气愤。 与父母商量后 , 似乎非读书不可 , 但自己在这有点不服气 , 因而内心很矛盾。 ” 第五句话 , 咨询老师做到了最准确的共情。 三、学校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熟练掌握和运用) ( 一 )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理论 理论基础主要有: ( 1) 潜意识论。 潜意识强化训练: ① 多次重复某一意念; ② 多次大喊大叫; ③ 四肢配合效果最好。 ( 2) 泛性理论。 ( 3) 人格结构论。 ( 4) 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 , “ 本我 ” 不能实现时 , 用隐晦 、 曲折 、 像征性的幻觉来实现。 ( 5)心理防御理论: 人都有内在自我调节能力,以对付烦恼、焦虑和危险,使自己心理保持平衡。 方法有: a、 补偿。 一方面的缺憾用另一方面来补偿 , 如瞎子耳聪 ,劝导人也用补偿方法 , 发现其特长 , 提高其自信心。 b、 压抑。 把痛苦经历从意识中强行逐出。 ( 如:挨打的人 ) c、 否认。 受到打击时进行否认打击的强度。 d、 转移。 找一个对象发泄个人情绪 , 如妻子骂丈夫 , 又如骂对手等。 e、 合理化。 给自己找合理的借口 , 如 “ 酸葡萄 ” 心理 ,( 阿 Q心理等等。 ) f、 投射。 把不良行为 、 习惯 、 理念投射转到别人身上。 如:别人比我差。 g、 反向作用。 对冲动欲望刻意阻止。 ( 如:恨某人 , 但和他很亲热。 ) h、 退化。 成年人耍小孩子脾气,如:妻子对丈夫撒娇,老人与孩子一起做游戏 疏泄疗法 【 含义 】 只要患者能讲出压抑在内心的精神创伤的事件 , 宣泄了相应的感情 , 各种顽固的症状都可暂时消失。 这一方法称之为 “ 疏泄疗法 ”。 【 施治对象 】 神经症 、 心因性精神障碍和各种心身疾病以及正常人的心理问题。 【 理论解释 】 有的人会生病 , 而有的人却不会生病。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这些不良精神刺激能否正确对待与排解。 人们发现 , 凡是能够正确对待有关事物并善于排解不愉快情绪的人 , 绝大多数都能保持心身健康而不生病。 相反 , 患各类精神疾病的比率就较高。 【 注意事宜 】 对求诊者应采取同情 、 关怀与耐心的态度 , 让他们畅所欲言而无所顾虑 , 不可厌烦求诊者讲得太罗嗦或重复 ,同时应向他们承诺保守秘密。 只有待他们的精神疏泄获得一定程度后 , 再给予温和的正确指导。 切忌采取说教方式 , 或过于严厉的批评。 【 施治方式 】 精神疏泄不但可通过求诊者的倾诉或谈话来进行 ,也可通过运动 、 旅游 、 心理剧等方法来实现。 【 案例 】 一位与母亲闹僵的女生 …… ;又如一位初二男生 , 先与他下棋 …… ; 自由联想法 【 含义和施治过程 】 是让患者在一个比较安静和光线适中的房间内 , 舒适地半躺在躺椅上 , 自由随意地进行联想。 辅导者坐在患者看不到的后侧方 , 要求患者把进入头脑中的一切 , 不管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 , 重要的还是琐碎的 , 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 都要如实地报告出来。 【 理论解释 】 通过自由联想来挖掘潜意识的根源 ,其原理在于任何浮现于头脑里的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它们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如果患者能够严格地遵守联想规则 , 不加批判地报告闪过他的脑海中的一切 , 则可以逐步接近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 【 施治对象 】 各类神经症 、 心因性精神障碍 、 心因性疾病 ( 但不适用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 、 躁郁症 、偏执性精神病等。 ) 认识领悟疗法 【 理论依据 】 承认潜意识的心理活动 , 承认人格的结构论 , 承认早期经验的影响 , 承认神经症患者病后存在两级获益等。 【 施治过程 】 在治疗过程中 , 可以询问患者的生活史和容易记起的有关经历 , 但不要求勉强回忆 “ 不记事年龄 ” 时期的经历。 对于病人的梦 , 可偶尔谈及 , 但一般不作过多分析。 在治疗中 , 用较多时间引导病人分析讨论症状的性质 , 说明其幼稚性和成年人的身份是不相称的。 不要求病人反复追忆 , 深挖过去 , 在潜意识领域展开分析。 【 施治对象 】 强迫症 、 恐惧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等。 在治疗中采取直接会面交谈的方式 , 每次时间 1至 1个半小时。 【 案例 】 一位考试恐惧症的学生 , 先列出并分析恐惧什么 …… 暗示疗法 【 理论解释 】 暗示对人体的生理 、 心理及行为状态 ,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个体接受暗示后 , 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 , 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 【 施治过程 】 暗示疗法可分为觉醒状态下的暗示疗法和非觉醒状态下的暗示疗法两类。 觉醒状态下的暗示疗法又有直接暗示疗法和间接暗示疗法之分。 前者是对静坐的患者 , 用事先编好的暗示性语言讲行治疗;后者则是借助于某种刺激或仪器的配合 , 并用语言暗示的强化来实施的治疗。 各种信息都能起到暗示作用 ,因此语言 、 文字 、 表情 、 手势等均可作为暗示手段 ,这样就使暗示的方式多种多样。 临床上常用的有语言暗示 、 药物暗示 、 手术暗示 、 情境暗示 、 榜样暗示等。 不论采用何种暗示疗法 , 其治疗效果与个体对暗示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 ( 注意:不是 100%的人群都接受暗示 ) 催眠疗法 【施治过程】催眠疗法利用暗示人为地引导患者进入特殊的催眠状态,以此为基础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达到治疗或心理诊断目的。 所谓催眠状态是介于觉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此时大脑呈现保护性抑制,神经系统获得休息,使神经张力功能恢复。 利用这种被暗示的特殊意识状态,给予种种暗示方法或催眠反应的心理技术,可以医治多种疾病或达到心理诊断、心理矛盾的分析作用。 【 理解解释 】 暗示对人体生理活动 、 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当个体接受暗示后 , 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 , 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 消极的暗示能够使人患病 , 积极的暗示能够使人的心理 、 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 , 增强对疾病的痊愈和康复的信心 ,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补充说明 】 催眠疗法并不是对任何人 ,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成功的 , 它需要一定条件和基础。 一般来说 , 受暗示性强的患者容易成功。 【 案例 】 约 30%的学生接受集体催眠 …… (二)、当事人中心疗法(人本主义) 罗杰斯倡导的治疗过程 人本主义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后的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思潮。 在治疗方法上它不同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的基本方法 , 认为不正常的行为 , 不能光靠探求无意识过程或者改变反应倾向来纠正 , 相信病人只要得到治疗者的温暖和鼓励 , 发挥出他们内在的潜力 , 就完全有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我治疗。 与当事人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当事人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 治疗者不对当事人发生指令,也不进行调查、解释或分析,因而治疗中既不采集病史,也不下诊断。 治疗者不控制治疗的程序及内容,只决定治疗的时间和长短。 治疗过程集中在当事人的思维和情感上。 治疗者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抱着充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通过重复当事人的所说的话,对当事人陈述中的情感做到反应,以便让当事人尽量表达和暴露自己,充分体验到他的情感和自我概念的不协调,并将此揭露出来加以改变,从而能使当事人有所进步 当事人中心疗法 【 理论解释 】 当事人中心疗法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 , 重视人的潜力 , 相信人在正常情况下都具有积极向上的 、 自我肯定的成长潜力。 如果人的自我概念受价值条件的歪曲 ,自我体验受到阻塞 , 使自我实现的趋向受到阻碍或削弱 , 即表达为适应不良或心理异常。 【 施治过程与条件 】 这一方法不是以咨询和治疗者为核心 ,而是以当事人为核心;咨询和治疗者不是以专家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当事人面前 , 而是以一个平等普通人身份去理解他的感情 , 促进他的成长;不是以理论去指导或影响当事人 , 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 , 让当事人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 , 促进积极的自我探索 , 寻找与真实情感的联络。 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技巧 , 而是咨询和治疗的气氛。 怎样创造一个促进成长的气氛呢 , 罗杰斯提出了三个必要的条件: ( 1) 真诚。 咨询和治疗者不是扮演职业角色 , 而是真实而自然的自己。 言语交流和行为都应是自然的而不是做作的 ,使当事人感受到一种被信任感。 不应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 2) 无条件积极关注。 把自己深厚而真诚的关注表示给当事人 , 尊重当事人个人 , 使他体验到无论怎样表现都不会感到有威胁的气氛。 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内在的自我。 ( 3) 通情。 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当事人 , 从情感上深刻洞察当事人的经验 、 情绪以及它们对当事人的意义。 【 施治对象 】 有一定领悟力的神经症 ,心理应激反应者 ( 对定型的强迫症和精神病患者 , 没有疗效或效果有限 )。 交朋友小组法 【 含义解释 】 交朋友小组是利用集体的环境和适当的人际关系来帮助人们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或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 , 最大限度地利用集体中的每个人的潜能 , 以达到相互启发 、 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 施治对象和目的 】 交朋友小组就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矛盾和困惑 , 采用互助和自助的办法来帮助人们从紧张的生活和心理应激中摆脱出来 ,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生活的信心。 所以交朋友小组活动既适用于各种由于心理问题而苦恼或直接面临严重的心理应激和挑战的人 , 也适用于那些想让生活更丰富 、 更有意义的正常人。 【 施治过程 】 交朋友小组的目的是要说服人们降低其社会屏障碍 , 不受自我防御机制阻抑揭示出自己最核心的真实情感。 交朋友小组每次的活动约持续 2小时左右。 活动一开始 , 先由小组的促动者说明活动的原则与方法。 主要包括: ( 1) 交朋友小组的目的 , 即帮助小组每个成员逐渐认识 、 了解和爱自己;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 尊重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情 , 学习对自己负责。 ( 2) 诚实和坦率 , 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对小组的其他成员还是对自己 , 都须如此。 ( 3) 来去自由。 ( 4) 小组的活动不由促动者指导 , 而由成员们自己决定 , 每个成员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行为负责。 【 案例 】 小组讨论 “ 我的困惑 ” ……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是指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劝导 、 启发 、 评价 、 鼓励和同情等指导性方式 , 消除患者的疑虑 , 以解释 、 鼓励 、保证 、 指导和促进环境改善 5种具体的支持手段帮助和指导患者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 , 使其能遵循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恢复心身机能的平衡。 【 理论解释 】 人们在遭受挫折或接受环境所加予的严重压力或灾难后 , 会产生紧张状态。 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 它不仅表现为焦虑 、 紧张 、 知觉过敏 、 表情不自然 、 注意力难集中 、 小动作增多等心理改变 , 还可有一系列的生理表现 , 如尿频 、 心跳 、 手颤 、 食欲不振 、血压增高 、 头痛头昏 、 月经不调等。 在心理紧张状态下 ,人们通常通过心理平衡调节系统 , 采取一系列的摆脱方法。 这些方法有的是正确的 , 有的可能是病理性的 、 不正确的。 有时心理紧张状态特别严重 , 超出了心理调节平衡系统调整的能力 , 因而就会产生疾病。 【 施治过程 】 支持疗法 , 不论采用个别交谈或集体治疗的形式 ,。学校心理辅导课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