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部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的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包括 :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结构、作用、办法、文档、风险内控、其它。 第三条 适用范围:甘肃电投辰旭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 风险评估管理的组织结构 第四条 公司投资管理部为 公司项目风险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评估公司项目规划风险、项目建设期的风险,协助公司领导进行项目科学决策,以使公司规避投资风险,取得更好经济效益。 第五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一) 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审核公司经营风险,在其风险审核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经营风险应及时报告公司,并评估、监控、消除经营风险。 (二) 公司财务管理部负责评估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在其风险审核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财务风险应及时报告公司,并评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26 估、监控、消除经营风险。 (三) 各控股(子)公司负责评估本公 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及其他风险,在其风险审核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风险应及时报告公司,并评估、监控、消除经营风险。 第三章 风险评估管理作用 第六条 本办法中所指风险是指项目立项前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的科学、合理决策所造成的影响、项目实施期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营销风险、政策性风险、战略风险、不可抗拒事件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及信息与技术风险等与公司项目投资发展有关的各类风险。 第七条 风险评估管理的作用是为公司项目评估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 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 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 (三) 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 (四) 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五) 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办法,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章 风险评估办法 第八条 公司实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对高风险投资项目采取谨慎介入的态度。 公司从定性角度考虑,将风险接受程度分 27 为三类:“高”、“中”、“低”。 公司把风险接受程度确定为“低”类,即公司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可以接受较低程度风险的 发生。 第九条 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初始信息收集与风险预判、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对策和解决方案六个基本程序来进行。 第十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应广泛、持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通过包括查找历史数据和预测未来走向等方式,形成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初步判断。 (一) 在经营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司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收集与公司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现有业务流程、技术性风险等情况进行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 ,分析公司重大协议合同、年度经营目标等方面的现状和能力。 (二) 在财务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司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收集与公司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指标的重要信息,重点关注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等方面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三) 在战略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司战略风险失控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并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技术环境、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重点关注本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投融资计划、经营战略等方面,以及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28 编制这些战略、 规划、计划的有关依据。 (四) 在法律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司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收集与公司法律环境、员工道德、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等方面的信息。 (五) 可能发生的对公司利益产生危害的其他风险。 第十一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应首先制定目标,据此识别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目标确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现状。 公司目标包括战略规划目标、经营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等方面。 第十二条 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公司目标、阻碍公司创造 价值及侵蚀公司现有价值的因素。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可以采取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 在识别过程中,应当准确识别妨碍制定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一) 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二) 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 29 等经济因素。 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第十三条 风险分析一般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风险分析不适宜采取定量分析的情况下,或者用于定量分析所需要的足够可信的数据无法获得,或者获取成本很高时,通常使用定性分析法。 风险分析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制定目标的影响 程度两个角度进行,风险的接受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一) 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属于“极小可能发生”的,该风险接受程度定为“低级”; (二) 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于或等于“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小,该风险接受程度定为“中级”; (三) 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于或高于“极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大,该风险接受程度定为“高级”。 (四)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以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 确性。 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30 第十四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权衡风险与收益之后,采用合理的风险对策: (一) 规避风险:指对超出承受能力的风险,采取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的对策,以避免或减轻损失。 (二) 减少风险: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承受能力之内,以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三) 分担风险:指采取借助他人力量,将风险控制在承受能力之内的对策,比如将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 (四) 接受风险:指在承受能力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 (五) 风险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对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比较。 对方案中可能的机遇与后续风险进行比较。 充分考虑多种风险应对方案的组合。 合理沟通,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造成的重大损失。 结合不同发展阶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及时调整风险对策。 第十五条 根据风险对策制定具体的风险解决方案。 风险解决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及手段等方面。 第五章 风险评估文档 31 第十六条 公司各投资项目应按其实施过程分阶段开展风险评估,每一阶段的各 个关键点都应记入风险评估文档,拟提交的风险评估文档力求详尽充分。 第十七条 风险评估文档要求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 正确完备地描述风险过程。 (二) 为风险识别及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系统的方法依据。 第十八条 公司项目各实施期的风险评估文档应妥善保管,为数据库建设、评估机制与工具等方面提供历史记录,促进风险的持续监控,并在公司内部交流相关风险信息,以提高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因素的发生。 第六章 风险内控 第十九条 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相平衡的原则,针对公司本部各职 能部门及各控股(子)公司的各业务流程,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内控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一) 按照制定的岗位职责开展工作,不得作出超越各自岗位明确规定的工作范围的风险性决定。 (二) 内控批准制度。 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三) 内控责任制度。 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按照目标考核责任书中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32 司、工作人员应负的责任,实行严格考核。 (四) 内控审计检查制度。 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 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 (五) 内控考核评价制度。 将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工作人员工作成果纳入目标考核。 (六) 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七) 其他内控制度。 第七章 其他 第二十条 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十一条 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应定期开展风 险管理工作的自查和检验,对风险管理工作及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检验报告应及时报送投资管理部。 第二十二条 各职能部门、控股(子)公司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 33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投资管理部制定 ,公司批准 , 投资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 发布 之日起 试 行。 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34 QB/CX04132020 投资管理制度 第一 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投资管理,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正确实施,规范公司内部运作机制,规避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收益,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投资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包括 :一般规定、管理原则、决策、实施、检查与奖惩。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甘肃电投辰旭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投资管理作用是通过规范公司的投资行为,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强化对投资活动的监管,将投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努力实现投资结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第五条 投资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指对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股权和固定资产购置,包括项目的储备、论证、决策、实施管理、监控等。 第六条 公司依据对控股(子)公司资产控制的要求,行使对控股(子)公司的重大事项管理,同时负有对控股(子)公司指导、监督和相关服务的义务。 35 第七条 公司投资管理部负责项目的储备、立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及移交等全部工作,负责公司的资产并购、重组、参股、企业联合、资产转让、股份增持或减持等资本运作事宜,负责公司投资项目的实施与监管,负责控股(子)公司投资项目的 审查、登记和监控,是公司投资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 第八条 公司各类投资决策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公司竞争力,同时应注意投资风险,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第三章 投资项目管理原则 第九条 投资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集约化为经营手段,坚持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和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形成主业突出、行业特点鲜明、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第十条 投资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分析、市场分析、效益分析、技术与 管理分析、法律分析、风险分析及其它方面的分析。 可行性论证主要由公司投资管理部以及有关专业机构联合进行。 可行性论证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及可靠。 第十一条 为防止企业资产过度分散、管理链条过长,公司严格控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投资。 第四章 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管理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36 第十二条 公司对投资实行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各类投资列入年度投资计划。 公司年度投资计划由公司投资管理部组织编制,并由公司研究审核,报集团公司审批。 第十三条 各项目单位应当依据项目可研及合同要求编制年度投资计划。 各项目单位应及时上报年度投资计划,格式及报送时 限。投资管理部制度汇编
相关推荐
的不同情况提供意见,内容包括: ※分析及评估大楼施工期间的图则是否配合先前提出的专业意见: ※当有重大设计修改时,派专业人员参加工程会议,与各有关单位配合协调,了解工作进度,以便即时提出专业意见,使日后管理运作能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省却将来因修改设计而带来的费用及时间耗费; 就各厂商的设施及配备,向业主提供专业意见,例如该 设施日后保养程序、零件配备是否足够,维修保养服务是否满意
持揍央贸惩广稠哭族诲刃辉阮柜改化泞减淳擎抨卖返砌肋概竹肿皇 时 元的标准再支付乙方的超时作业款。 计时方式为挖机电脑计时,月度到期之日开具完工单。 挖掘机租赁合同范本挖掘机租赁合同甲方 (承租方 ): 机 型:乙方 (作业方 ): 租赁使用地点: 为了确保挖机在租赁过程中正常运行,经甲乙双方就挖机租赁有关事宜进行协商,特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的权力和义务 l、甲方承担挖机的柴油消耗。
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轻微 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健全,或者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可靠,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可以并处 2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般 (一) 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可以并处 5 万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般(二) 不接受安监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20 ) (砂、石、水泥、钢筋、钢材、焊条、木材、砼外加剂、有色金属、防水材料、保温材料、油漆涂料、沥青、玻璃等)、构配件及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及当地政府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范、规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必要时可由建设单位组织承包、监理单位对生产厂家进行考察。 、构配件及一般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材质和性能试验单。 有些材料(如水泥、钢筋、防水材料、砼外
记录在案 . 6,验收资料中应有各种准用证与合格证 ,设备试运转记录 ,用电设备有电阻测试记录 ,塔吊验收资料中还应包括拆装单位《 河南 省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许可证》 ,作业人员《 河南 省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证书》及 各种证书和相关人员的 身份证复印件 . 五 、 施工 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 1,进场施工机具必须有厂家生产许可证 ,合格证或当地建筑安全监督部门颁发的准用证 ,否则不准入场
的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分别为 :上基层 6%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 6%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5%水泥稳定碎石 15cm。 水泥含量为 5%和 6%,一次摊铺成型。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集料应具有一定级配,碎石系机械轧制而成,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 40cm。 施工前做好配合比(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试验合格后,按配合比进行搅拌,水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