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现场动火、消防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安全生产素质和自我防范意识,规范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特做如下规定: 为了确保安全有序的施工,保证工程安全、施工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分 部及所属各 队(场)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持续、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达到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和各项安全目标的实现。 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分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训练、专项施工安全技能教育、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 三级教育 入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凡新进入工地的各种人员,必须进行入场前的初步消防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率要达到 100%。 入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本单位消防安全生产的形势和要求,介绍单位消防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和规定,学习消防法,掌握消防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②介绍单位施工区域内消防特殊地点和防范重点;③用电消防安全和机械设备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④消防安全技术知识和防范措施、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事故教训等,从正反方面来讲解消防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每个人受到消防 安全生产的初步教育。 入队(场)安全教育培训 经入场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分配到各队(场),进行本队(场)安全教育培训。 入队(场)安全教育培训率要达到 100%。 队(场)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①本队(场)的概况、生产任务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安全生产规程;②本队(场)的施工区域内的危险、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及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③本队(场)的安全生产情况、问题,以及好坏典型事例等。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是各类人员到了固定工作 岗位后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率要达到 100%。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训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范围包括电工作业、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隧道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以及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其他作业等。 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知识的教育和训练,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劳动部门的考核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能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要达到 100%。 特种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必须随身携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坚持做到“持证上岗”。 专项施工消防安全技能教育 对从事专项施工任务的各类人员,如桥、隧、路基、高空、水上等,上岗前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项目、施工环境及季节特点和安全防范重点,进行专项施工消防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确保施工 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考核 分 部、各队(场),从事专职安全检查和管理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地方和主管部门的专业教育培训和考核,且考核合格颁发安全检查人员上岗证的人员,方可从事专职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 专职安全检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 100%。 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对员工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时刻绷紧消防安全的神经,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经常性安全教育可按下列形式进行:①班组每天坚持工前、工中和工后安全教育,说明消防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安全操作过程、讲评安全生产情况;②开展消防安全活动日,进行安 全教育、安全检查、消防设备安全装置的维护;③召开消防安全生产会,专题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消防安全生产工作;④召开事故现场会,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教训,确认事故的责任者,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⑤总结发生事故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⑥组织工人参加安全技术交流, 宣传 安全标志等,时刻提醒人们注意消防安全。 各级、各项消防安全教育必须按照规定认真、按期开展。 安全教育活动还应包括节日安全教育、季节性安全教育、案例教育和专题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要突出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前的安全操 作和技术培训。 教育培训工作由行政领导主抓,综合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