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基础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下内容摘要:

二、钻进成孔安全措施 挖护筒的深度裸眼不得超过 2m,土质不稳定时应跟进护筒,挖出的土石应堆放在距孔边缘。 挖护筒提土升降装置要牢靠,提渣时,孔内作业人员躲到安全地方。 孔内有水需 12 抽水 时,严防漏电事故。 用冲锥冲击成孔时,三角架高度不得小于 ,底腰要固定好,装好平拉手,安全系数不小于 5,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 6。 回旋钻进孔时,转盘上不得站人。 升降钻具时应听从孔口指挥,不得用手摸钢丝绳。 用转盘卸钻杆,要注意垫叉飞出伤人,孔口人员应站在钻具起落范围外,升降钻具时,严禁超负荷强力起拔钻具。 三、砼灌注安全措施 使用空压机必须有专人管理,安全阀门可靠。 下钢筋笼受阻时,禁止盲目冲墩,禁止施工人员在笼上踩压,以防突然滑落伤人。 运输水泥、搅拌砼应做好防尘工作,检查搅拌机时,应切断电源,料斗起落 范围内不准站人。 进搅拌筒内检修时,应派人监护。 灌浆前孔口周围要铺好安全防护地板,以防人、工具掉入孔内。 灌浆时,机器操作人员必须与孔口配合好。 灌浆发生堵管而升降起动导管时,孔口无关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 钢筋笼运输应平衡,严禁高起高落,以防弯曲变形。 四、起重机安全措施 起重作业要由专人指挥员,按信号指挥操作。 吊车运行前必须停放平稳,对支脚地面牢固程度、安全限位、保险制动、信号装置进行仔细检查后,再行试吊。 起吊过程中应做到“二慢一稳”,即起吊慢,回转稳。 在吊运的重量超载或吊物捆绑不牢不稳、吊物上站人、斜吊歪 拉、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吊车禁止运行。 起重机不得在高压线下作业,在一侧作业时,其安全距离是:输电线电压为 380V时为 ,电压为 10KV时为 3m,起重用钢丝绳应满足起重工作要求,起重量应按起重曲线确定。 使用千斤顶时,必须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方,并用垫土垫平,并注意保险塞飞出伤人。 五、机电设备安全措施 电缆线路应根据施工平面布置架空或埋入地下;应敷设在不被车辆轧、人踩,不被管材构件碰撞的明显地方;每周必须停电检查一次线外层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电缆通过临时道路时应用钢管做护套,挖沟埋设。 夜间施 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灯具应悬挂或固定在合适的架上,不妨碍作业施工; 13 低压电气设备,如Ⅲ类电动工具,安全行灯等应在国家标准 GB380583《安全电压》范围内使用。 机械设备必须安装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松软的场地必须夯实,加垫基台木和木板;在台架上作业的钻机必须要有可靠的底盘与台木和台架连接,机械设备必须安装稳固,周正水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沉陷。 机电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维护和保养制度;在运转中,不得进行零部件拆卸、修理,拆洗和检查机械时,要防止转动伤人。 检修电器设备和线路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并在开关箱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大风大雨后,要及时对电气设备及线路进行系统检查;停电后应关闭总闸,采取应急照明措施。 14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规定 1 、 目的 根据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ZYT/OSP20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的要求, 识别和评价施工 过程中 、办公场所 的危险源,确定危险源的性质,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确定不可允许风险。 从而采取与风险相适应的控制措施,用以预防或消除风险。 2 、 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所有公司办公和施工生产场所及管理活动的危险源识 别和评价。 3 、 职责 公司 质量安全部 负责制定《 危险源的 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程序 》,负责危险源识别 、 监督、指导、评价和汇总工作。 项目部 负责 施工现场 危险源的识别、登记、汇总并参加危险源风险评价。 办公室负责办公场所 危险源的识别,对风险进行控制。 、 项目部 识别 管理范围内的 危险源,对风险进行控制。 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 4 、 工作程序 危险源的识别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现场 调查 观察法:到施工办公生产场所直接观察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 安全状态等获取危险源资料。 安全检查: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标准,在各类安全检查中获取危险源资料。 事故案例分析:针对以往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获取危险源资料。 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识别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考虑作业活动、使用机具、施工方法、作业环境、还可以按事故伤亡的类别等划分。 由公司 质量安全部 将危险源清单 空白表 发到机关职能部门、项目部 ,各单位经识别后填写“危险源清单”。 项目经理组织现场施工员、 安全员对 施工 作业活动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识别,包括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过程、竣工验收所有的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 填写“ 危险源清单 ”。 办公室等部门 对办公 及管理场所 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 “ 危险源清单 ”。 15 公司设备租赁分公司负责对设备拆装 、维护保养、运行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填写 “ 危险源清单 ”。 危险源评价和风险等级的判定 总经理指定危险源评价小组组长,相关人员参加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 汇总评 价工作, 填写“危险源风险评价、策划表”。 危险源评价一般采用打分法和 直接判断法。 评价办法 下列情况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 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b、 虽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但上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重点关注并检查的; c、 曾发生过事故,现无合理控制措施; 对施工作业场所 ,采用 LEC 打分法定量计算: D=L E C 式中: a) D 值为危险程度, D值≥ 70 的为重大危险源; b) L 值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按表 1确定分值; c) E 值为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序,按表 1确定分值; d) C 值为发生事故产生后果,按表 1确定分值; L、 E、 C取 值表 表 1 L E C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分值 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序 分值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 分值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经常长时间处于 10 灾难、 3人或 3人以上死亡 100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处于 6 重大事故, 12人死亡 60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每周一次处于 3 永久致残 30 很不可能,万一可能 每月一次处于 2 重伤,住院治疗 15 极不可能 一年几次处于 1 轻伤,简单治疗 3 实际不可能 非常罕见,偶然 引人注意,需要关注 1 风险等级的判定 根据公式 D=L E C计算 D值 ,根据表 2确定危险程度等级。 危险源危险等级分级表 表 2 D值 风险级别 危险程度 > 320 A级,不可允许风险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B级,重大风险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C级,中度风险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D级,可允许风险 一般危险,需要整改 < 20 E级,可忽视风险 轻微危险,可以 接受 危险源评价 小 组对 识别 出的危险源进行 评价 分级,列出 “ 重大危险源清单 ” ,由 主管领导 审批 后发放公司各部门、项目部。 16 风险控制计划 按风险等级 ,公司采取以下措施实施控制 : a) 制定目标; b) 制定管理方案; c) 建立运行控制程序 /规章制度; d) 执行操作规程; e) 监测和测量; f) 应急响应; g) 个人防护。 对各级风险 ,确定以下控制计划和时间期限 : a) A级不可允许风险:只有风险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无限资源投入仍不能降低风险时,必须禁止工作。 b) B级重大风险: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并必须配给资 源,对在进行中的工作应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c) C级中度风险: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减少风险措施,对 C 级风险中伤害后果严重的,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d) D级可允许风险: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并寻求效果更佳,不增加成本措施,进行检测。 e) E级可忽视风险:不需采取措施,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填写“危险源风险评价、策划表”,确定相应控制措施。 危险源信息更新、调整 每年第一季度更新一次,相关职能部门、 生产单位 重新识别危险源。 项目 部对所采用 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新型材料 应进行危险源识别,填写《危险源清单》。 公司质量安全部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进行识别,随时更新《危险源清单》。 公司质量安全部每年 第 一季度 组织 对危险源 进行 重新评价,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制定新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对随时识别的危险源应及时进行评价,若有 新的重大危险源出现 需控制的,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 相关文件 无 6 、 记录 ZYT/O420101 危险源清单 ZYT/O420102 危险源风险评价、策划表 ZYT/O420103 重大 危险源清单 17 危 险 源 清 单 ZYT/O420101 顺序号: 序号 类别 /可能事故 危险源 /危害因素 涉及部门 /场所 涉及活动 备注 单位: 制表人: 时间: 18 危 险 源 风 险 评 价、策 划 表 ZYT/O420102 顺序号: 序号 危险源 /危险因素 工程类别 可能导致事故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部门 备注 L E C D 值 责任 监测 参加评价人员 日 期 批 准 人 日 期 a按运行程序控制; b按公司规章制度控制; c按管理方案控制; d加强个体防护; e进行培训; f加强日常检查。 19 重 大 危 险 源 清 单 ZYT/O420103 顺序号: 序号 类别 /可能事故 危险源 /危害因素 涉及部门 /场所 涉及活动 风险等级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制表人: 批准人: 时间: 20 XX 省岩土基础公司 质量 、安全生产管理 奖罚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省、局有关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奖罚规定,为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明确责任,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减少工伤事故,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三条 公司设立以行政第一负责人(总经理)为主任的质量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它是公司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 其职能是: 贯彻执行国家、部门、地方、上级 主管部门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各类标准、规范、规程; 负责公司质量安全生产的领导工作; 负责公司各项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审批工作; 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质量、安全生产例会,研究公司质量安全生产有关问题。 第四条 公司设立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是专职负责质量、安全生产的部门,向总经理负责,负责日常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司下属各生产单位成立以行政第一负责人为组长的质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