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影响较小。 因拟建隧道最大埋深约 300m,深部围岩主要为中 微风化凝灰熔岩,属硬质岩,洞体开挖时,产生岩爆的可能性小,但在隧道施工中也应采取防护措施。 4 本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山间溪水,主要受 大气降水补给,向沟谷低洼处排泄,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强风化带,后者主要赋存于节理裂隙密集带中,一般路段富水性及导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向沟谷排泄,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洞身 F13a 断裂为导水构造,隧道开挖将造成区域水位下降。 进、出洞口地下水稳定水位一般分布于中风化层中。 洞身地下水主要聚集在节理裂隙密集带中,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一般高于隧道顶板。 据 CK260 地下水及 CK269 地下水采样分析成果,地下水分别为HC03 SO42 — Ca2+ Mg2+ Na+ 型及 HC03 SO42 —Mg2+ Ca2+ Na+淡水。 据估算,隧道双洞最大涌水量约 3932m3/d,特别是 F13a 断裂( SK658 孔附近)涌水量大,水头高,需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提前疏干地下水和降低水位。 建议施工时逆地面坡向施工,以利于排水。 5 3 隧道施工危险性分析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结合其施工工艺和特点,存在很多危险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边仰坡开挖防护不到位容易造成边坡坍塌事故; ( 2)爆破作业过 程中,如果未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容易造成飞石伤人; ( 3)洞口砌筑脚手架不牢固容易造成人员跌落事故; ( 4)起吊作业,在起吊物件时,如果操作员操作失误则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 1)隧道坍塌,如果围岩不稳定则容易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 ( 2)火工品爆炸,雷管、炸药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 3)钻眼过程中,容易发生钻孔台架倒塌、钻孔台架的高空坠落、机械伤害。 ( 1)危石伤人; ( 2)机械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 3)运输安全事故,出渣运输车辆 不遵守安全规定,行车速度过快则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 1)塌方(塌坍、掉块、突泥、突水); ( 2)危石伤人; 6 ( 3)设备触电、高压风管爆管、机械伤人、高处坠落、台架失稳、 乙炔氧气的爆炸、电气焊引起的火灾、车辆安全。 主要危险源是:台架坠落、坠物、砼输送管爆管、爆模、漏电、运输车辆的安全。 辅助作业主要指供水、供电、供风、通风排烟、排水、道路。 容易发生的事故:空压机的压力罐、风管爆裂、高压水管爆裂、供电线路和配电设备漏电、水泵漏电、风机漏电、风筒着火、供电线路着火、道路失修、结构超限、交通失控。 7 4 针对危险点采取的具体措施 ( 1)开挖洞口时,做好临边的安全防护; ( 2)爆破作业过程中,设立安全警戒线避免飞石伤人; ( 3)脚手架搭设一定要牢固,符合要求,平台做好临边安全防护; ( 4)起吊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机械操作规程; 1)钻眼 (1)钻孔台车的安全:钻孔台架主体结构必须有专门设计,加工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台架的安全稳定,作业平台上钢筋围栏的高度应大于1 .2m。 (2)检查 清理危石,确认掌子面的安全:施钻的人员和安全员在钻眼前,同时应检查掌子面、拱顶、边帮安全状况,清理掉松动的危石。 (3)检查有无瞎炮:进入掌子面后首先检查有无瞎炮,如发现有瞎炮,应立即通知爆破工,对瞎炮进行处理,不得在原炮眼里继续打眼。 (4)高压风、水:高压风、水管线必须经常有专人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其爆裂伤人。 (5)供电线路:台车上的供电线路要经常检查维护,上人之前必须先检查,后上人。 (6)防止机械伤人:使用风动凿岩机前,应检查机身、螺栓、 8 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是否弯 直,是否堵塞,凿岩机支架应放置稳定。 2)装药 ( 1)清除炮眼内杂物:在清除炮眼内杂物时,要通知在场人员注意躲避。 ( 2)分工划片装药:在装药前,应针对炮眼的布局和装药规定,规范装药的顺序和安全有效的装药程序,划片分工负责,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相互碰撞。 ( 3)应用木棒装药:装药时必须用木棒轻轻送进,轻轻地捣实,严禁用力强行装药。 起爆药不得捣得太实。 严禁使用金属棍棒装药。 ( 4)封堵好装药炮孔:严禁擅自增加装药量。 炮眼封堵使用炮泥或者专用的封孔材料,不允许使用石硝或其它物品封堵炮眼。 ( 5)一旦开始装药,在炮 眼 20m 范围内不准继续钻孔作业,严禁边钻孔边进行装药作业。 不允许在装药区域内进行与装药作业无关的其它工作,尤其是电、气焊、金属切割。 装炮区的所有机械或机具必须停止运转,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 6)为防止中途停电,装药人员要带有安全灯具。 ( 7)要专人专车负责爆破器材的领取和运输,炸药与雷管药分车装运,每次剩余的爆破器材应立即送回指定的保管库房。 3)起爆 (1)隧道爆破作业必须统一组织指挥,实施爆破前,所有人员必须撤离起爆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a、独头巷道撤离不少于 200m; b、相临的上下坑道撤离不少于 100m; c、相临的平行道、横通道及洞与洞之间撤离不少于 50m; 9 ( 1)装碴前和装碴过程中应观察围岩状况,发现松动危石或塌方征兆应通知领班人员,处理过后再行装碴。 支护结构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 2)装碴机械在操作中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 辅助人员应随心留意机械运转,防止挤伤碰伤。 ( 3)严禁超量装载,车箱边的危石应立即除掉,避免途中落石伤人。 ( 4)装碴时发现碴堆中有残留炸药雷管,应立即处理。 ( 5)非值班司机不得驾驶机车,司机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 6)在机动车辆行驶频繁的地段不 得行驶非机动车辆。 ( 7)通过较大坡度地段、洞口、以及前面有障碍物时,必须减速鸣笛。 ( 8)设置安全标志。 在洞口、横通道口、狭窄的施工地段、道路危险地段、弃碴场边缘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突出 “ 减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