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精细化管理标准内容摘要:

钢丝绳。 17 第二部分 一通三防专业质量标准化细则 第一节、 风门 临时风门尽可能使用砖砌筑,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四周封堵严密,不漏风,底部要见硬底,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应小于 200mm。 使用木板时必须采用鱼鳞式搭接,木板厚度不小于 2厘米,木板自上往下压茬排列钉在立柱上,压茬宽度不少于 20毫米,支设不少于四根立柱(立柱高度不低于巷道高度),四周接触严密,墙面达到严密不漏风(板墙及四周用水泥或黄泥勾缝,封堵漏风)。 管线穿过墙体时,要预留孔口位置。 已通过的电缆,必须镶嵌电缆套管,两端封严以防漏风。 确保墙体平整( 1m 内凹凸不大于 10mm)不漏风,无重缝、瞎缝、干缝。 墙体施工完毕后要勾缝,灰缝厚度 812mm,墙体灰缝均匀布置。 墙体四周设裙边,裙边宽度不低于 100 mm。 第二节、 密闭 永久密闭墙体要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建筑,厚度不应小于 ,并且防火密闭墙采用双墙夹黄土的形式,两道密闭各厚至少 ,中间至少留有 2~ 3m 的空隙,填加黄土,密闭墙留设四根管孔,一个用于“两道一线”注浆,一个用于密闭墙内排水,一个用于束管观测,另一个用做观察泄压。 密闭必须设在距三岔口以里不大于 6米的位置,密闭前要设置栅栏( 密闭距巷道口不大于 3米时,可不设),揭示警标,并设置检查箱或检查牌板(内容包括:旬测密闭内外瓦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 18 压差、温度,检查时间,检查人等)、管理牌板(内容包括:密闭厚度、使用材料、建筑时间、施工负责人),并在墙体的中上部设好观测孔、注浆孔。 密闭前要有明显标注“密闭前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 密闭外的钢轨、电缆、管路必须断开,不得与密闭相连通。 永久密闭施工时要掏槽,四周均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应小于 200mm。 临时性密闭墙体可用砖砌筑或用木板鱼鳞式搭接,用砖建筑 时墙体的厚度不应小于 ,其他质量要求与永久密闭相同;用木板构筑临时性密闭时,木板厚度不小于 2厘米,木板自上往下压茬排列钉在立柱上,压茬宽度不少于 15毫米,支设不少于三根立柱(立柱高度不低于巷道高度),四周接触严密,墙面达到严密不漏风(板墙及四周用水泥或黄泥勾缝,封堵漏风)。 确保墙体平整( 1m 内凹凸不大于 10mm)不漏风,无重缝、瞎缝、干缝。 墙体施工完毕后要勾缝,灰缝厚度 812mm,墙体灰缝均匀布置。 墙体四周设裙边,裙边宽度不低于 100 mm。 第三节、 风墙 墙体应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 不应小于 ,四周封堵严密,不漏风,底部要见硬底,与煤岩接实,掏槽深度不应小于 200mm。 确保墙体平整( 1m 内凹凸不大于 10mm)不漏风,无重缝、瞎缝、干缝。 墙体施工完毕后要勾缝,灰缝厚度 812mm,墙体灰缝均匀布置。 墙体四周设裙边,裙边宽度不低于 100 mm。 ⑶风墙使用木板构筑时,应与木板构筑临时性密闭要求一致。 ⑷风墙前要有明显标注“风墙前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 ⑸调节风墙的调节窗应设在墙体的上方,必须用活板控制。 19 第四节、 风桥 ⑴风桥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桥面要平整不漏风。 ⑵风桥两端 接合部位要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并用水泥砂浆填平、填实。 ⑶风桥的断面不少于原巷道断面的 4/5;两端斜坡部位呈流线型,其坡度小于 30度。 第五节、 防尘管路 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的管路每隔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及井下带式输送机巷道的管路应每隔 50m 设一 100m 设一个三通阀门。 防尘管路必须按质量标准吊挂,要求使用 4mm 厚的扁铁做夹子,用 U 绳吊挂,做到吊挂平、直、牢固,拐弯处使用弯头,过路处使用龙门,同管径管路不准用异径管路或软管连接,不准漏水(滴水成线)。 大巷内的管路按照风管 水管 排水管 注浆管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并分别进行刷漆,颜色分别为蓝色 绿色 黄色 灰色。 同时分别对其进行编号,要求使用白色喷漆分别喷射 FG001→、 SG001→、 PSG001→、 ZJG001→。 水平大巷、石门小于 1000m 的应安设一道红外线自动喷雾,超过 1000m 的再增设一道;每间隔 200m 安装一道手动水幕;每间隔 100m设置一道侧喷,安装一处高压管缠绕滚轮,高压管长度不得低于 50m。 装备猴车的人行上、下山每间隔 100m 安设一道地喷和侧式喷雾装置;采区轨道上下山的两端各安设一 道过车自动喷雾装置,每隔 200m再安装一道打杆或微震动式喷雾。 采区及运输大巷的转载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并在每处转载点的下风侧 20 20m 以外加设一道联动风流净化水幕。 皮带机转载点、卸载点设置自动喷雾,每处转载点下风侧 20m以外加设一道联动风流净化水幕。 皮带中间每隔 300m 设置一处打杆式自动喷雾。 喷雾下方应设置过路水沟的要与巷道主水沟相连 皮带机巷定期清尘,每周至少冲尘一次。 井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要安设主要隔爆水棚。 其要求如下; ⑴主要隔爆水棚必须采用架式安装(两竖一横),两端都要设置隔爆水棚说明牌板,并安装加水装置。 必须使用 40L 以上的水袋组成,水量不小于 400L/m2,水棚的排间距为 ~ 3m 棚区长度不得小于 30m。 ⑵水袋应横向(长边垂直于巷道走向方向)嵌入式安装;水袋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支柱)的间隙不得小于 100mm,距巷道轨面不小于 ;棚区内的各排水袋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水袋的规格保持一致。 ⑶水棚应设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的距离,不得小于 50m。 ⑷水袋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挂钩位置对正,钩尖相向布置,挂钩使用 4 mm 圆钢,挂钩 角度为 60177。 5度,弯钩长度 25mm。 ⑸实行挂牌管理,牌板标明:地点、水袋个数、水袋规格、棚区长度、水量、断面、管理单位、管理人等内容。 隔爆水棚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要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并有记录可查。 主要进风大巷每旬至少冲刷一次巷道积尘,巷道底板要天天进行冲刷,以保持巷道清洁。 矿井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道每旬至少冲刷一次巷道积尘;采区回风巷每周冲刷一次巷道积尘。 21 第六节、 风筒吊挂具体要求 接头严密(手距接头 处感觉不到漏风) 风筒接头要反压边,反压边要规正, 严密不漏风。 风筒无破口,修补破口的补丁要剪裁正规,粘贴牢固。 风筒百米漏风率≤ 8%。 风筒吊挂要平、直、稳,要逢环必挂,吊挂材料要相同,吊挂方式要统一, 30m 长度内高低差不大于 50mm。 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 90度及以下的拐弯必须设弯头),不准拐死弯。 异径风筒接头用过度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吊挂风筒时,不得少于两个吊挂点,吊挂材料要一致,严禁用铁丝吊挂。 风筒吊挂眼由施工单位负责点眼(每 5m 一个)、打眼、吊挂,通防科负责监督验收。 井下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 有煤安标志的风筒。 悬挂风筒的拉线至少每隔 30m 进行一次固定,拉线要与巷道坡度一致,风筒吊挂高度不低于。 风筒要编号管理,贴号向外,号码正规大小一致,距接头 1m,并在一条直线上(临时风筒除外)。 22 第三部分 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细则补充 第一节、 井下电器设备及小型电器防爆标准 ( 1)外壳: 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 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 1. 外壳无裂纹、开焊、严重变形;外壳变形长度不能超过 50mm;同时凸凹深度不能超过 5mm。 2. 防爆壳内、外有脱皮现象。 3. 闭锁装置齐 全;机械闭锁装置无变形损坏现象。 4. 隔爆腔(室)的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无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情况。 5. 隔爆型灯具外罩无破裂及闭锁装置失灵现象。 6. 设备外壳无粉尘、油渍;上盖不能堆放杂物;开关设备喇叭嘴内的粉尘、杂物要清理干净;电气设备亚由明显的接地标志;禁止利用设备的固定螺栓做接地螺栓。 7. 变压器的上盖严禁堆放杂物、衣服;箱体两侧不能悬挂物件。 8. 电气开关的右喇叭嘴悬挂电气设备牌。 ( 2)接合面 隔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 涂防锈油等。 螺栓的最小拧入啮合扣数为 6 扣。 隔爆接合面 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及磷化处理。 无意造成油漆痕迹;当场擦掉;不失为失爆。 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面;不得缺失螺栓或弹簧垫圈(或备帽);紧 23 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不松动为合格。 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后不算失爆。 ( 3)零部件 1. 设备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要齐全、紧固、无锈迹。 2. 同一部件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 平垫、弹垫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3. 用螺栓紧固的不透眼螺孔的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 2倍的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 倍。 4. 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 13 扣螺距。 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5. 使用螺母式的进线咀必须有密封圈、金属垫圈。 6. 对闲置的进线咀必须封堵压紧;其顺序为:密封圈、挡板、金属垫圈;挡板直径与进线咀内径之差不大于 2mm;挡板厚度不小于2mm。 ( 4)电缆引入装置 电缆引入装置即进出线咀应完整、齐全、紧固、密封良好。 密封圈不 能有破损、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的现象;同时密封圈的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要达到密封作用。 进线嘴压紧后要有余量或进线嘴内缘压紧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要严实;密封圈不能活动。 进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必须有金属垫圈。 ( 1)压叠式的进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 10%。 ( 2)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间隙不超过 1mm。 密封圈的外径与腔室的内径间隙不大于 2mm。 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倍;但必须 24 大于 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 倍;但必须大于 4mm(70mm2 的橡套电缆例外 )。 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 3)密封圈的单孔内不能穿进多根电缆;一个进线咀内严禁安装多个密封圈。 ( 4)低压隔爆开关引入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护套上。 ( 5)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 515mm。 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 ( 6)闲置喇叭嘴内的挡板不能放在密封圈里面;压盘式进线咀或螺母式进线咀内的金属圈要放在挡板外面。 ( 7)压盘式进线咀不能缺少压紧螺栓或压紧螺栓要紧固到位。 ( 8)压紧螺母式进线咀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要有金属垫圈。 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指能压紧螺母旋进超过半圈的为失爆。 ( 9)电缆在引入装置处要压紧;不能轻易来回抽动(注:电缆紧固程度的判别方法:顺着电缆方向以用手不能将电缆推进接线室为合格)。 ( 5)接线 1. 接线装置齐全;绝缘座、绝缘套管完整无裂纹未使用的孔要严密封堵; 2. 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齐全;有卡爪、弹垫、背帽等。 3. 两防爆腔之间的导电杆的固定要有防松装置;使用弹簧垫圈要压平。 4. 隔爆型插销的电源侧 应接插座;负荷侧接插销;严禁反接。 5.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电源侧进出线接成负荷侧进出线或 25 负荷侧进出线接成电源侧进出线;磁力启动器的小喇叭咀严禁引入动力线。 6. 接线整齐;无毛刺、不交叉;卡爪不能压绝缘皮或其他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 7. 接线腔内保持清洁干净;无铜丝、煤块等杂物;无积水;布线合理;要有明显的电源警示牌。 ( 6)接地装置 1. 连接导线、接地导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 50mm2 的镀锌扁铁或断面不小于 25mm2 的裸铜线。 低于 127 伏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导线可采用断面不小于 6mm2 的裸铜线。 严禁使用铝导线作为接地 导线。 2. 接地极固定螺栓统一采用 M10*30 的螺栓必须带平垫、弹垫、螺母等防松装置;接地线连接时无毛刺、不交叉。 3. 接地极埋设在潮湿的地点;埋设端正;上端露出不超出 5CM。 同时埋设主接地极、辅助接地极时;两者距离不少于 5 米。 第二节、 井下接地线标准 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 1 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 ,厚度不得小于 5mm。 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 2Ω。 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采区变电 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3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