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理用药的关注点内容摘要:

20 30 40 50 60 70 ACAMPA(ABPM) JMORE(HBPM) 血压得到控制患者 (清晨 SBP/DBP135/85mmHg) 血压未得到控制患者 患者比例(%) Hypertens 24 (suppl 2):S11–S16 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中,约有 50%的患者的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仍 高于正常( 135/85 mmHg )。 尤其是在醒后的第 2小时,上述比例高达 62% 晨峰血压 6:00 0:00 12:00 18:00 Muller et al. N Engl J Med 1985。 313:1315–1322 Marler et al. Stroke 1989。 20:473–47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卒中 (per 2 h)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心肌梗死 (per h) 卒中 (n=1,167) 心肌梗死 (n=2,999) 时间 清晨高血压 : 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约 80%的 高血压 患者有晨峰现象,一般人晨起收缩压迅速升高 20~50mmHg, 舒张压升高 10~15mmHg,在 9~10时达血压高峰,而晚上则开始降低,至次日凌晨 2~3时降至最低 24小时血压的控制  诊室“点”的血压水平不能反映 24小时血压的控制,尤其是清晨的血压  合理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 了解血压的控制和血压波动的规律  合理与个体化的治疗 根据血压高的时间决定用药时间  勺型高血压 患者晨起应服长效降压药,这样可使药物的血浆浓度与血压晨峰基本同步,收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如服用每日 2次的中效降压药,则以晨 5时和下午 3~4时各服用 1次为好。 一般勺型高血压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降压药  反勺型高血压 患者应在晚间睡前服用长效抗高血压药,使药物血浆峰浓度与夜间血压的高峰基本同步或相遇  晨起高血压 患者,凌晨 24时服药,很好地降低晨峰血压 个体化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 年龄标准: ≥ 65岁  血压标准: SBP≥140mmHg DBP< 90mmHg  收缩压增高 : 60%为 ISH  舒张压低  血压波动大: “晨峰”现象增多,  昼夜节律异常 :非勺型或超勺型增多  白大衣高血压增多  假性高血压增多  合并疾病多,并发症多 202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个体化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 男性, 82岁,高血压 32年,伴有冠心病和糖尿病。 长期服用降压药, BP140/90mmHg  近 1个月随天气变化血压波动: 凌晨 34Am BP 170/80mmHg HR 89bpm 上午 9Am BP 190/70mmHg HR 86bpm 中午 1pm BP 100/50mmHg HR 67bpm 下午 4pm BP 180/60mmHg HR 80npm 晚上 9pm BP 105/50mmHg HR 76bpm IDACO研究 : 短时血压变异的预测价值 Hansen TW, et al. Hypertension. 2020。 55:10495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