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内容摘要: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新课程的工作重心总体上依然是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 纲要 》 等相关文件精神,而不是认为新课程走过了头需要 “ 拨乱反正 ” ,即使在教学上有假合作假探究形式主义的现象存在,也不是 “ 自主合作探究 ” 错了,而是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和专业支持的力度,更好地引导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从事有价值的探究,实现高质量的教育。 新课程十年回顾 •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 19992020年 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 2020年 7月 —2020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 2020年 7月 ——2020年) • 第五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常态化实施 阶段( 2020年 ——)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成长记录 • 学业评价与 学分认定 • 综合素质评定 • 高考改革 • 什么是成长记录 • 如何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 • 如何通过成长记录促进学生发展 • 建立成长记录应注意哪些问题 • 学业评价的内涵 • 如何做好基于模块的学分认定 • 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如何形成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 是依据客观的证据还是凭借主观的人。 如何获得充分、真实可信的证据。 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主体,如何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怎样呈现。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如何使用。 如何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平与公正 ? • 高考改革与新课程 • 命题:与课程标准。 内容的选择性。 • 招生:学业水平考试 有选择的选拔性考试 综合素质评定 高校自主招生 小组讨论 ( 2: 003: 00) 要求 ( 1)每组选择一个专题 ( 2)组内成员逐一分享: 一点尝试与成效,一点困惑与建议 分享 一、如何做好成长记录  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成长记录,记录什么。 •自己选择的最能反映学习进步和成长经历的重要资料或作品; •对作品的说明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 •教师和家长对这些作品的评价; •自我评价: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并 描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 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建立 不断筛选、不断提炼,逐步成为体现高中三年学习生涯的“标志性成果” 交流与展示:教育、可信度 促进评价与教育教学一体化 二、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 两个层次: 模 块 毕业水平 两种方式: 过程性评价 终结测验 实施主体: 教 师 学 生 • 关于模块学习评价(建议) 出勤记录 模块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表现评价 作业评价 模块学习评价 模块学习终结性测试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三、关于综合素质评定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作用 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利于高校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 有利于高中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 ,实现高质量教育;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