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说课:红军的长征说课内容摘要:
二、说教法: 有关红军长征的知识,学生并不生疏,因此要注重教学上的情景设置和参与性: 采用“学生阅读 — 教师设问 — 讨论回答 — 思考补充 — 教师总结 — 认知练习”的教学模式,遵循“感性认识 — 实践应用 — 理性认识”的认知 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教学就可以这样尝试。 采用“阅读看图 — 画图讲图 — 提出问题 — 讨论回答”的方式,对红军长征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三个整合”的教育理念。 教学设备:多媒体平台、音频视频材料、地图等。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红军长征的内容在小学初中有所学习,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学法指导 : ( 1)课前指导:带者问题预习;准备地图;整理学过听过的有关红军长征的文章故事。 ( 2)课堂指导:要求学生读文看图、画图讲图,学会以图代 文,图文转换。 指导学生运用政党政治常识和地理知识结合历 史知识展开思考讨论问题。 ( 3)课后指导:指导学生观看红军长征的影视或阅读有关文章书籍;搞“讲红军故事、学长征精神”的主题活动;寻访当地的老红军战士。 红军的长征 导 入 授课 小结 以图例完成总结 显示图片:毛泽东等爬雪山的情景 同时展示: 《 长征 》 诗词 链接播放: 《 十送红军 》 MTV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征途是怎样的呢。 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习模块: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经过 长征的意义 第一个模块: 长征的原因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 蒋“安内”政策:围剿红军 活动 1:制简图 活动 2:说简图 播放地图 活动 3:思考讨论路线、素质精神 播放影视 活动 4:思考讨论遵义会议的意义 保存了革命、锤炼了骨干、播下了火种。 长征精神。 看影视读文章写感想 组织学长征精神活动 寻访当地老红军战士 第三个模块: 长征的意义 第二个模块: 长征的经过 小练 作业 以重点内容出两三题练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 七律 《 长征 》 毛泽东(。高中历史说课:红军的长征说课
相关推荐
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方法 ; ; ;。 五、教学过程 【 播放录像 】
业 评论 发帖 回帖 班级学习简报 辅导力 王瑞霞 0 140 3 145 31 333 32 166 315 133 9 辅导教师176 0 204 14 142 25 356 85 66 27 153 12 张丽强 3 132 15 141 47 343 87 169 25 84 12 宿建军 0 154 10 151 17 354 24 93 13 131 10 张成毓 0 178 16
化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四点表现: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的发展 3.建立 “福利国家” (目的、实质、发展) 兴起(原因、影响) 5. “新经济” 的出现(产生时间、地点; 定义) 第四单元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第五单元
c d 图 2 图 3 例 2 下列气压场中 , 与右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应的是 B M 右图中 , 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 等高距皆为 5( 单位:米 ) , 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 13题。 A. 地下水开采过度 ( ) C. 有盐碱化趋势 D. 有荒漠化趋势 2. 图中中河流的流向是如何。 1. 从图中内容可知 , 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 地下水污染严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