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考与应用课程网页:httphomepagentuedutw~d内容摘要:

,但幸福也需要外在價值物。 • 幸福的完整定義: 一個幸福的人是一個投入德行活動、適當地擁有外在價值物,而且要持續完整一生都過這樣的生活,以此結束其一生的人。 三、道德與幸福的關係 (三 )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德行雖然不能保證幸福,但缺乏德行就不可能獲得幸福。 : 因為外在價值物的獲得有時需要靠運氣,有德者不一定能過得幸福。 : 缺乏德行的人不可能幸福。 : 真正善良、有智慧的人即使運氣不好,也會採取適當的態度看待惡運。 : 因為德行具有穩固的持久性,而且操之在己,所以幸福主要是由符合德行的活動所決定。 小組討論 • 亞理斯多德主張「道德 (德行 )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思考以下案例: 2020年,理律法律事務所法務專員劉偉杰利用職務之便,盜賣客戶美商新帝公司寄存的十二 多 萬張電子股票,賣得台幣三十億元。 當理律 發現問題 時,劉偉杰已 將 贓款 轉購高價鑽石並潛逃出國。 這個案件震驚台灣社會,劉偉杰 被列為 十大通緝犯, 至今 仍未到案。 • 請問 : (1)就這個案例來說,你們同意亞理斯多德的主張嗎。 為什麼。 (2)如果你們有機會像 劉偉杰 一樣盜賣客戶股票、潛逃國外,你們做不做。 理由是什麼。 四、亞里斯多德論品德 (一 )品德 (品格德行 )的成分: : 品德是經後天訓練、養成習慣而獲得的氣質傾向。 「中庸」構成: 中庸的標準是相對於行為者,品德是兩惡(過和不及)的適當狀態。 ,而理性則由實用智慧 (practical wisdom)定義。 • 實用智慧包括慎思、理解、經驗、聰明、綜合判斷能力。 四、亞里斯多德論品德 (二 )品德的標準:中庸 ,就是品德的展現:品德的好壞決定於一個人何時、為何擁有某些欲望或情感,以及呈現的分量是否適中,而不會太過或不及。 2.「中庸」是相對於人的: 亞理斯多德說的中庸不是中間值,而是因人而異,相對於我們的。 • 一個人 在適當時間、適當情境、對適當的人、以適當的動機和適當的方式,擁有適當的情感或行為表現才是中庸 ,而這就是良好品德的展現。 四、亞里斯多德論品德 : (1)遠離和中庸最對立的那個極端: 兩極端之中有一個更為錯誤,我們要想辦法遠離那個極端。 例如,跟勇敢特別對立的是懦弱 (不及 ),所以遠離懦弱,比較能接近勇敢。 (2)注意自己最容易犯錯的那個極端: 每個人都有一些自然傾向,容易犯某種錯誤。 必須把自己擺到相反的方向,比較能夠帶我們回到中庸狀態。 (3)對快樂的事要格外小心: 快樂會干擾我們的判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