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词话赏古典诗词内容摘要:

肠人在天涯。 (“ 秋思之祖 ” ) ( 1)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 ① 杨柳。 “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 ②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 《 哀江南赋 》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 ③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与屈原 《 九歌 •河伯 》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如唐代白居易《 南浦别 》 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 ④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 《 渭城曲 》 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2)思乡类意象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 ① 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  ②鸿雁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 ③莼羹鲈脍。 典出 《 晋书 •张翰传 》。 借指思乡之情。  ④双鲤。 典出自汉乐府诗 《 饮马长城窟行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宋人晏几道 《 蝶恋花 》 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 《 喜周华岑见过 》 :“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  ⑤捣衣, 行为类意象,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如唐代李白 《 子夜吴歌 》 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 3)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 ①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 ②芭蕉。 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 李清照 《 添字丑奴儿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  ③流水。 绵绵的愁丝,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 秦观 《 江城子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 ④猿猴。 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 郦道元 《 水经注 •江水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 ⑤杜鹃鸟。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 宋代秦观 《 踏莎行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 ⑥斜阳 (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 王安石 《 桂枝香 •金陵怀古 》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 4)抒怀类意象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 ① 菊花。 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 宋人郑思肖 《 寒菊 》 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 ②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 宋人陈亮 《 梅花 》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  王冕 《 墨梅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 ③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 “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  张九龄的 《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 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 ④松柏。 《 论语 •子罕 》 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 ⑤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 诗经 •王风 •黍离 》。  姜夔 《 扬州慢 》 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 《 黍离 》 之悲也。 ”  ⑥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 ⑦草木。 古人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姜夔 《 扬州慢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 5)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 ① 红豆。 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 《 相思 》 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 ②莲。 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