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滤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血管外科内容摘要:

效预防 PE,尤其是致死性 PE的发生。 VTE的危险因素 使用下腔静脉滤器的绝对指征 病人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并且: 抗凝治疗禁忌 抗凝治疗无效 抗凝治疗出现并发症 尽管使用了足量的抗凝治疗仍发生 PE 使用下腔静脉滤器相对指征  VTE伴有下腔静脉附壁血栓  心肺储备不足  抗凝依从性差,如无法进行规律抗凝  抗凝治疗并发症出现的风险高,如严重贫血  慢性、复发性 PE  髂股静脉血栓进行溶栓和取栓治疗  制动能力差,如有精神疾患 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性指征 – 烧伤 – 外伤 – 恶性肿瘤 – 髋关节骨折 – 臀部 /膝部手术 – 减肥手术 使用下腔静脉滤器禁忌症  不能纠正的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菌血症或未治疗的感染患者; 儿童 Michigan大学的 VTE危险因素划分  年龄超过 40岁  长期的固定和瘫痪病史  既往静脉血栓病史  恶性肿瘤  大手术  肥胖  静脉曲张  充血性心力衰竭 Michigan大学的 VTE危险因素划分  心肌梗死  休克  严重骨折  炎性肠炎  肾病综合症  使用雌激素  股静脉置管  高凝状态 Michigan大学的 VTE危险因素分级 低 常规小手术 年龄 40岁 无危险因素 中 年龄 4060岁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 40岁,大手术,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小手术且有其他危险因素 Michigan大学的 VTE危险因素分级 高 年龄 60岁且行大手术,无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 4060岁且行大手术,有其他危险因素 心梗,有内科疾病合并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 年龄 40岁,行大手术,有血栓,恶性肿瘤,血 液高凝状态病史 较大的下肢骨科手术 髂骨骨折 中风 复合外伤脊髓伤 VTE的危险因素 ( Wells)  低危:年龄 40岁 , 手术持续时间 60分钟。 则远侧DVT发生率 2%, 近侧 DVT发生率 0%, 症状性 PE %,致命性 PE %。  中危:年龄 40岁 , 手术持续时间 60分钟。 则远侧DVT发生率 10%~ 40%, 近侧 DVT发生率 2%~ 8%,症状性 PE 1%~ 8%, 致命性 PE %~ %。  高危:年龄 40岁 , 手术时间 60分钟 , 先前有 DVT或肺栓塞 , 肿瘤 , 选择性髋 、 膝关节成形术 , 人工髋 、膝关节置换 , 广泛软组织损伤 , 严重骨折 , 多发创伤 ,脊柱损伤。 远侧 DVT发生率 40%~ 80%, 近侧DVT10%~ 20%, 症状性 PE 5%~ 10%, 致命性 PE 1%~ 5%。 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  早期  穿刺部位血肿  腔静脉滤器释放后未打开:将影响其拦截血栓的效果 – 误放 – 入路静脉 血栓 : 642%,有症状的为 2% –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 移位或脱落 – 倾斜: VCF纵轴与下腔静脉纵轴夹角 15176。 ,可以明显影响 VCF对血栓的拦截效果, – PE复发 :— %,其中 1%为致死性 PE – 空气栓塞 – 腔静脉破口 下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  晚期 – 腔静脉血栓  纤维化 – 移位 – 穿孔 – 破裂 – CV 皱褶 /钢丝缠绕 – PE复发 – 静脉炎综合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