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际网路的基本概念内容摘要:

結層 (Data Link Layer) (3/3)  媒體存取控制方法: 至於是否通知對方再重送一份 , 則是每種鏈結層協定的作法不同 , 有的自己做 , 有的交給上層的協定來處理。 制定媒體存取控制的方法:當網路上的多個裝置都同時要傳輸資料時 , 如何決定其優先順序。 是讓大家公平競爭、先搶先贏。 或是賦予每個裝置不同的優先等級。 這套管理辦法通稱為 媒體存取控制方法 (Media Access Control Method, MAC Method), 在後面章節會詳細說明目前最普遍的區域網路-乙太網路-所採用的媒體存取控制方法。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29 第 3 層:網路層 (Network Layer) (1/4) 此層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兩項:  定址: 在現實生活中 , 每棟房子都會有一個唯一的地址 , 以方便郵差遞送信件 , 或是外地訪客找到位置。 在網路世界裡 , 所有網路裝置都必頇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稱或位址 , 才能相互找到對方並傳送資料。 至於究竟採用名稱或位址。 命名時有何限制。 如何分配位址。 這些工作都是在網路層決定。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0 第 3 層:網路層 (Network Layer) (2/4)  選擇傳送路徑: 若從傳送端到接收端有許多條路徑 , 要如何決定走哪一條呢。 我們以下圖為例: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1 第 3 層:網路層 (Network Layer) (3/4) 從 A 傳資料到 D 有多達 5 條路徑: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2 第 3 層:網路層 (Network Layer) (4/4) 乍看之下似乎以第 1 號路徑距離最短 , 因為它沒經過其它節點 , 所以傳輸速率最快。 然而實際上卻未必如此 , 還應該考慮線路品質、可靠度、使用率、頻寬、成本等因素 , 才能選出最佳路徑。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3 第 4 層: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1/3) 此層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 3 項:  編定序號 當所要傳送的資料長度很大時 , 便會將其切割成多段較小的資料。 而每段傳送出去的資料 , 未必能遵循 『 先傳先到 』的原則 , 有可能 『 先傳後到 』 , 因此必頇為每段資料編上序號 , 以利接收端收到後能組回原貌。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4 第 4 層: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2/3)  控制資料流量: 如同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塞車 , 網路傳輸也會遇到壅塞( Congestion)情形。 此時傳輸層協定便負責通知傳送端:「這裡塞住了 , 請暫停傳送資料。 」等到恢復順暢後 , 再告知傳送端繼續傳送資料。 換言之 , 就像交通指揮員 , 控制資料流( Data Flow)的順暢。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5 第 4 層: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3/3)  偵錯與錯誤處理: 這裡所用的偵錯方式 , 可以和鏈結層相同或不同 , 兩者完全獨立。 一旦發現錯誤 , 也未必要求對方重送。 例如: TCP 協定會要求對方重送 , 但 UDP 協定則不要求對方重送。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6 第 5 層:會議層 (Session Layer) 負責通訊的雙方在正式開始傳輸前的溝通 , 目的在於建立傳輸時所遵循的規則 , 使傳輸更順暢、有效率。 溝通的議題包括:使用全雙工模式或半雙工模式。 如何發起傳輸。 如何結束傳輸。 如何設定傳輸參數。 ...等等。 就像兩國元首在見面會商之前 , 總會先派人談好議事規則 , 正式談判時就依據這套規則進行 , 才不至於擦槍走火、場面失控。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7 第 6 層:表達層 (Presentation Layer) (1/3) 此層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 3 項:  內碼轉換: 我們在鍵盤上輸入的任何資料 , 到了電腦內部都會轉換為代碼 , 這種內部用的代碼稱為 『 內碼 』。 現今絕大多數的電腦都是以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碼為內碼 , 可是早期的電腦卻可能採用 EBCDIC (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 碼為內碼 , 於是這部電腦的 『 0』 可能變成另一部電腦的 『 9』 , 如此勢必天下大亂。 遇到這種情形 , 表達層協定就可以在傳輸前或接收後 , 將資料轉換為接收端所用的內碼系統 , 以免解讀有誤。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8 第 6 層:表達層 (Presentation Layer) (2/3)  壓縮與解壓縮: 為了提升傳輸效率 , 傳送端可在傳輸前將資料壓縮 , 而接收端則在收到後予以解壓縮 , 恢復為原來資料 , 這個壓縮、解壓縮工作可由表達層協定來做。 但是在實作上 , 有鑒於許多應用層軟體這方面的表現又快又好 , 廣受大眾青睞。 因此壓縮、解壓縮的工作反而較少由表達層協定來做。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39 第 6 層:表達層 (Presentation Layer) (3/3)  加密與解密: 網路安全一直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 沒人敢擔保在線上傳輸的資料不會被竊取。 因此在傳輸敏感性資料前 , 應該予以加密如此一來即使駭客截取到該資料 , 也未必能看懂真正的內容。 理論上來說 , 加密的次數愈多、加密的方法愈複雜 , 被破解的機率愈低 , 可是這樣也會耗費較多的時間 , 所以效率會下降。 一種好的表達層協定 , 便能在安全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 可靠又快速地執行加密任務。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40 第 7 層: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直接提供檔案傳輸、電子郵件、網頁瀏覽等服務給使用者。 在實作上 , 大多是化身為成套的應用程式 , 例如: Inter Explorer、 Mozilla Firefox、Outlook Express 等等。 而且有些功能強大的應用程式 , 甚至涵蓋了會議層與表達層的功能 , 因此有人認為 OSI 模型上 3 層(第 7 層)的分界已然模糊 , 往往很難精確地將產品歸類於某一層。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2020/10/06 P41 小結 在以上 7 層中 , 應用層是最接近使用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