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与领导者内容摘要:

項因素間的適當配合 假設: 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一個特定的領導風格是最有效能的 領導者並不易於改變其領導風格 – 為領導者配對適合的情境或改變情境以配合領導者是必要的 Copyright 169。 2020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6–10 領導的權變理論(續表) • 費德勒權變模型(續表) 最不受歡迎同事之問卷 (LPC) 藉由十八組對比的形容詞,來界定領導型態 – 高分:關係導向的領導型態 – 低分:任務導向的領導型態 領導者和情境因素的配對: 領導者 —成員關係 任務結構 職權 Copyright 169。 2020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6–11 費德勒模型的發現 Copyright 169。 2020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6–12 領導的權變理論(續表) • 赫賽和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 (SLT) 成功的領導可透過正確的風格來達成,而領導風格又取決於部屬的成熟度 接受度 :領導效能端賴部屬接受或拒絕領導者 成熟度 :是指人們有能力也有意願去完成一件明確任務的程度 當部屬足夠成熟得以勝任工作時 , 領導者必須減少控制權 , 交棒給部屬 Copyright 169。 2020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6–13 領導的權變理論(續表) • 赫賽和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續表) 結合費德勒的兩個領導構面 (任務與關係行為),發展出四種 特定的領導風格: 告知型 :高任務導向、低關係導向 推銷型 :高任務導向、高關係導向 參與型 :低任務導向、高關係導向 授權型 :低任務導向、低關係導向 Copyright 169。 2020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6–14 領導的權變理論(續表) • 赫賽和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續表) 部屬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