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内容摘要:

; 3. 孢子囊 化石蕨类 A. 刺石松 B. 星木属 C. 鳞木属 D. 封印木属 E. 芦木属 F. 小原始蕨 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在上泥盆纪 约 4 亿年前出现 繁盛于中生代的三叠纪和侏罗纪 最早的裸子植物是原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包括: 古蕨属、无脉蕨属等 重建的古蕨属植物 A. 重建的植株的外貌; B. 枝条; C. 生殖枝孢子囊内有大、小孢子之分 裸子植物的演化路线: 两条 种子蕨 苏铁、买麻藤 科得狄类 银杏、 松柏和紫杉 [2] 无脉蕨 原裸子植物 [1] 古蕨 原裸子植物 科得狄类植物 图 11- 10 凤尾松蕨 (种子蕨) A- D, F. 营养器官 E. 生殖枝 G. 具壳斗种子的外形 H. 壳斗内胚珠的纵切面 I- L. 不同种类的生殖枝 图 11- 12 拟苏铁类(本内苏铁) A. 孢子叶球纵切。 B. 大孢子叶球纵切 1. 种子间生鳞片。 2. 大孢子叶及顶生的胚珠 原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可能的演化史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单元说 二元说 多元说 1. 起源时间: 中生代侏罗纪 (发现化石) 白垩纪末期 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 种子蕨类可能是最早的祖先 2. 起源地: 赤道带及其附近 3. 被子植物的祖先: 真花说: (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等) 被子植物起源于单性孢子叶球类,一个花序演化成一朵花 由麻黄类雌雄孢子叶球演化成被子植物的柔荑花序; 木兰科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假花说: (恩格勒等) 被子植物起源于两性孢子叶球类,多胚珠,多小孢子囊; 由本内苏铁类两性孢子叶球的植物演化而来; 杨柳科可能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 恩格勒系统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 1892年编制的,是世界上第一 个完整的分类系统,假话说 2. 哈钦松系统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 192 1934年发表 真花说,单起源,木本原始, 木兰科和毛茛科平行进化 3. 塔赫他间系统 原苏联塔赫他间 1942年提出,起源于种子蕨,单起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