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集成触发器内容摘要:
号相位相反。 图 主从 RS触发器逻辑图和逻辑符号 ( a)逻辑图;( b)逻辑符号 当 CP=1时,门 G G8被打开,门 G G4被封锁,主触发器根据输入 S和 R的状态翻转,同时 CP=1封锁了从触发器的工作,从而从触发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当 CP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即 CP=0时,门 G G8被封锁,此后无论 S、 R的状态改变与否,在 CP=0的全部时间里主触发器的状态都不再改变。 而 CP=0打开了门G G4,从触发器按照与主触发器相同的状态翻转。 这样一来,在时钟的一个变化周期中,触发器输出端的状态只会改变一次。 由上分析可知,主从 RS触发器是在CP下降沿到达后状态翻转的。 主从 RS触发器仍存在约束条件,其特性方程为 1(0nnQ S R QRS 约 束 条 件 )二、主从 JK触发器 1. 电路结构 由于主从 RS触发器输入信号仍存在约束条件 SR=0,为解决 Q端的信号反馈到与非门 G G8的输入端 ,和新增加 J、 K端的输入信号共同控制触发器的输出状态,这样便组成了主从 JK触发器, 逻辑图如图 (a)所示,图 (b)为其逻辑符号。 S=R=1时输出出现的不确定情况,可将主从 RS触发器输出 ( a) ( b) 图 主从 JK触发器逻辑图和逻辑符号 ( a)逻辑图;( b)逻辑符号 ( 1)在 CP= 1期间,由图 ( a)可知,主触发器根据 0CP , 从触发器被封锁,保持原状态不 变。 输入端的信号情况被置成相应的状态,与此同时,因 ( 2)当 CP由 1变为 0时,主触发器被封锁 ,保持原状态不变, CP 从触发器的封锁被解除,接收主 与此同时,因 触发器的状态, 与主触发器输出同步。 由 0变为 1, 所以,主从 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 1n n nQ J Q K Q ( CP下降沿到来有效) 三、主从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1) 触发器的翻转分两步动作。 第一步,在 CP=1期间主触发器根据输入端的信号情况被置成相应的状态,从触发器不动作;第二步, CP下降沿到来时,从触发器按主触发器的状态翻转。 (2) 在 CP=1的全部时间里,触发器的输入信号都将对主触发器起控制作用。 第五节 边沿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是采用电平触发方式,因而存在空翻和振荡现象,这就限制了同步触发器的使用。 而边沿触发器在 CP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接收输入信号,然后触发器按逻辑功能的要求改变状态,在时钟脉冲的其他时刻,触发器都处于保持状态,有效地解决了空翻和振荡的问题。 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形式很多,在 TTL电路中,主要有维持阻塞 D触发器、边沿 JK触发器等。 一、边沿 JK触发器 1.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 amp。 Bamp。 A1amp。 Damp。 C1Q Qamp。 amp。 SDRDJ KC PG2G1G3G4J 1K C1 K CP 1J Q Q ( a) ( b) 图 边沿 JK触发器及其逻辑符号 ( a)逻辑图;( b)逻辑符号 2. 逻辑功能 1) CP= 0时,触发器的状态不变。 2) CP由 0跳变到 1时,触发器状态不变。 在 CP= 0时,如触发器的状态为 Qn=0,当 CP由 0跳变到 1时,首先与门 A输入全为 1,不管与门 B的情况如何,都有输出 Qn+1=0,由于 Qn+1=0反馈到与门 C和 D的输入端,所以输出 11n Q ,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如触发器原状态 为 Qn=1,则在 CP由 0跳变到 1时,触发器仍保持 1状态不变。 3) CP由 1跳变到 0时,触发器的状态是根据 J, K端的输入信号来确定的: ① J=0、 K=0时,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② J=0、 K=1时,触发器为置 0状态。 ③ J= K= 0时,触发器为置 1状态。 4) J= K=1时,触发器状态翻转。 若原来为 0状态,则翻转为 1状态;若原来为 1状态,则翻转为 0状态。 由上分析可知,边沿 JK触发器是利用时钟脉冲 CP的下降沿进行触发的,它的逻辑功能和前面讨论的同步 JK触发器的功能相同,因此,它们的特性表和特性方程相同,但在边沿 JK触发器中,特性方程只有在 CP下降沿到来时刻才有效,即 nn1n QKQJQ ( CP下降沿到达时刻有效) 3. 集成边沿 JK触发器 如图 TTL双下降沿集成 JK触发器 CT74LS112的管脚排列图及逻辑符号图。 其逻辑功能示于表。 图 CT74LS。第四章集成触发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编辑出版
南北朝的政府编纂机构及编辑活动 (一)政府编纂机构及其编辑活动 :秘书监 :编制书目、编修史书、编辑类书 (二)新型编著形式的出现 、地方人物传与地记的产生发展 —— 佛经的出现与发展
第四编法的实施和监督
这项原则 第十七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演变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就是法律所规定的以及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2. 抽象的法律关系和具体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 公民(自然人) 法人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数值模拟
分布律为 求 X+Y, XY, max{X,Y}, min{X,Y}的分布律 . X Y 1 2 1 1 2 , ( 1 ) ,.Y e Z X Y上 的 均 匀 分 布 服 从 指 数 分 布 求 的分 布 密 度 XY证 明 : 若 与 相 互 独 立 且 分 别 服 从 参 数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
一般具有升华性。 将药材粉末加热升华,再检识升华物可用来判断药材中有无醌类化合物的存在。 三、溶解性: 游离醌类极性较小,一般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不溶或难溶于水;与糖结合成苷后极性显著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溶于热水,但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几乎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中。 四、酸碱性 ( 一 ) 酸性: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 、 羧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