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为雌花子房小,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畸形,雄蕊异常,花粉量少,甚至没有花粉,从而难于进行正常的授粉受精,影响植株坐果和果实发育。 2.果形小,果实发育周期短 小型西瓜的果型小,一般单瓜重 - ,果实发育周期较短,在环境温度为 25— 30℃ 时,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只需 20多天,较普通西瓜品种提早 7— 10天。 小型西瓜在早熟栽培条件下,所需天数因环境内的温度状况不同而不同,日光温室栽培小型西瓜头茬瓜在 4月下旬以前成熟采收的,其结果期需30— 35天; 5月上中旬成熟,需 25— 30天;在 6月上旬成熟的,只需 22— 25天。 3.对肥料反应敏感 小型西瓜营养生长状况与施肥量多少关系密切,对氮肥的反应尤为敏感,氮肥用量过多易引起起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坐果。 因此,在施肥时,基肥的用量应较普通西瓜减少 30%,而采用嫁接育苗时,可减少 50%左右。 由于果形小,养分输入的容量小,故多采用多蔓多果栽培,而对果实个头大小影响不大。 4.结果周期不明显 小型西瓜前期生长差,如过早坐果,果个很小,而且易发生坠秧,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 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气温条件的改善,植株长势得到恢复,如不能及时坐果,较易引起徒长。 所以在栽培上,生长前期要避免营养生长过弱,同时又应适时坐果,防止徒长。 植株正常坐果后,因果实小,果实发育周期短,对植株自身营养生长影响不大,故持续结果能力强,可以多茬结果,同样果实的生长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也不大,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对多蔓多果、多茬次栽培、克服裂果都十分有利。 二、礼品小型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巧玲珑、肉质甜脆的袖珍西瓜在市场上日渐走俏,价格不菲。 但由于一些瓜农对小西瓜的生育特性、需肥特点等了解甚少,加之其种子昂贵,产量较低,效益差。 其技术要点如下:。 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要无菌、疏松、肥沃。 小西瓜开花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应进行人工授粉。 小西瓜分枝力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整枝方式一般采用主蔓搞心,2子蔓同步留 2个果(第 1- 2雌花),第一批果基本定个后,再选留二次果 l— 2个。 ,精施巧管保丰收。 小西瓜种植密度大,多次结果,多茬采收,要求肥力持久而充足,除适当减少氮素化肥外,应重施基肥和磷钾肥。 据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少施或不施长效有机肥的瓜地,一般只能收 1茬瓜,产量约为 10001250kg/ 667平方米。 若每 667平方米分层施入腐熟有机肥 2500kg以上,饼肥 100kg和三元素复合肥 30kg, 保持养分的长期供应,发挥小西瓜多次结果的优势,产量可达22003000kg/ 667平方米 (包括 2茬瓜 ),与普通西瓜相当。 ,名优品牌拓市场。 目前,我国栽培的小西瓜除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引进的一些品种外,还有我国西瓜育种专家自行培育出的一批优质小西瓜新品种。 早熟栽培,应选择圆果形品种,如红小玉、黄小玉等。 地处郊市郊区的瓜农,可选择品质极佳的特小凤、早春红玉、金福等品种。 远离大中城市,销售渠道以瓜贩上门收购为主的,应选择黑美人、黑小宝等耐贮运的品种,其中黑美人长途运销不裂不烂,且在福建、广东等地十分畅销。 小西瓜栽培就应精心安排生产季节,寻找淡季上市。 特早熟栽培,大棚温室栽培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超常抢早,因气温尚低,人们的食瓜欲不强烈,销量有限。 而近几年夏西瓜和秋西瓜却特别畅销,栽培效益十分可观。 夏西瓜栽培安排在 8月 1日后上市最好,此时天热瓜少,瓜价攀升; 秋西瓜要安排在中秋、国庆佳节前上市,过迟天气凉爽,吃瓜的人不多,就难以销售。 五、精心包装,瓜美价高赚大钱。 为避免生瓜上市,授粉时应作好标记。 为了提高果品品质,瓜定型后翻瓜,使果面着色均匀,外形美观。 为了获取高的销。第四章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过程机器的安全可靠性
弹簧隔振器和组合型隔振器。 8 高速转盘和转鼓的强度 一、高速转盘的强度 转盘除受离心惯性力以外,还受到过盈安装在轴上而产生的应力,是一个三维问题。 二次计算法 是把转盘简化为轴对称平面问题,有一定的近似性。 对转盘的应力计算常采用 有限元法 ,计算精度较高。 9 高速转盘和转鼓的强度 二、转鼓的强度 可以近似地把转鼓简化成受内压的容器,只不过内压是由鼓壁、筛网和物料引起的离心压力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