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内容摘要:
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用完工产品该成本项目费 在产品成本项目费用 =在产品约当产量 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或 =该项目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该成本项目费用 主讲教师:季学芳 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方法 : 加工费用 —— 加工程度 材料费用 —— 投料程度 在产品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确认方法: 主讲教师:季学芳 (一)用以分配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约当产量的计算 在产品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产品工时定额本道工序单位在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前面各道工序单位=品完工率某工序在产1 0 050主讲教师:季学芳 例 【 42】 甲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制成,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50小时,各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16小时、 18小时、16小时,各工序完工程度假定为 50%,计算各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主讲教师:季学芳 解答: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 =( 16 50%) /50 100%=16%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 =( 16+18 50%) /50 100%=50% 第三道工序完工率 =( 16+18+16 50%) /50 100%=84% 当各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加工程度比较均衡时,全部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可按 50%计算。 主讲教师:季学芳 在产品约当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 43】 接上例,若上述三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分别为:50件、 20件、 25件。 计算各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50 16%+ 20 50%+ 25 84%= 39(件) 主讲教师:季学芳 (二)用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在产品约当量计算 1. 计算投料程度 在产品投料程度是指在产品已投材料占完工产品应投材料的百分比。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产品,其生产工艺不同,采用的投料方式就不同 主讲教师:季学芳 ( 1)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 2)分阶段或分工序投料 ( 3)陆续投料 主讲教师:季学芳 ( 1)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指产品在生产开始时其所需全部材料即一次性投入。 在这种投料方式下,就材料耗费而言,无论在产品正处于哪一道工序,其与完工产品是相同的。 在产品的投料程度为 100%。 主讲教师:季学芳 ( 2)分阶段或分工序投料 指将产品生产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或工序,生产产品时,在每个阶段或工序开始时投料。 在这种方式下,期末处于某阶段或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程度,为以前阶段或工序累计投料定额和本阶段或工序投料定额之和占完工产品投料定额数的比率,来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率。 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完工产品投料定额道工序投料定额单位在产品本工序累计投料定额单位在产品前面各道=材料投料率某工序产品1 00主讲教师:季学芳 ( 3)陆续投料 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的进行不断投料。 在这种方式下,期末处于某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为本工序投料定额的一半与以前工序投料定额之和占完工产品投料定额数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完工产品投料定额%工序投料定额单位在产品本道工序累计投料定额单位在产品前道=材料投料率某工序在产品1 0 050 主讲教师:季学芳 在产品约当量 =在产品数量 在产品投料率 主讲教师:季学芳 【 例 44】 某工厂生产的甲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陆续投料。 各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 35公斤,第二工序 15公斤,合计50公斤。 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工序 20件,第二工序 28件,在产品投料率及约当产量计算,如表 43所示。 主讲教师:季学芳 主讲教师:季学芳 表 43中各工序投料程度及约当产量的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投料率 =( 35 50%) /50 100%=35%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投料率 =( 35+15 50%) /50 100%=85%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20 35%= 7(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28 85%= (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 =7+= (件 ) 主讲教师:季学芳 【 例 45】 某工厂乙产品由三个步骤加工制成,原材料在各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200元,各步骤的原材料费用定额分别为 80元、 70元和 5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第四章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农药残留分析的质量控制
沸点: 55~57℃ 密度: 净化方法: 脱水 → 棕色瓶 本节首页 退出本章 ( 5) 、 乙 腈 沸点: ℃ 密度: 惰性液体 净化方法: 无水碳酸钠 → 高锰酸钾 → 蒸馏 本节首页 退出本章 二 、 环境条件 本节首页 退出本章 三 、 人员要求 ① 学历 ② 专业知识背景 ( background) ③ 敬业能力 ④ 操作能力 ⑤ 勤快 、 不耻下问 本节首页 退出本章 四 、
第四章变形模型的拓扑约束识别
倾斜仪。 倾斜仪的分布不会有水准点那么密集。 这里只考虑单元内只有一个倾斜仪的情况,如图所示: 这时倾斜仪观测值可参予单元变形拟合,其误差方程为: 其中: α是倾斜仪的倾角观测值, A为倾斜仪的方位角。 图:单元内存在倾斜仪的情况 21 )(s i n)(c os cAcAv a167。 拓扑约束识别中多传感器 观测数据的应用 三、 应变测量数据的应用 在单元有应变计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