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内容摘要:

 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的 腐败统治,民族危机的加深。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反帝反封建阵营的 壮大  直接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47。 2.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特点: 第一, 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 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 军阀卖国贼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斗争。 第二, 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在他们 的带领下,数十万学生英勇地出现在运动的前头成为 运动的先导。 第三, 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参加了五四运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阶梯。 第四,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走上了坚决、理性地反对帝国主义的道路。 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 《 新民主主义论 》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五四爱国运动空前有力的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呈现出千帆竞起、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 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地推究、比较和实践,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后 ,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工人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与工人群众建立联系,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 创立过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维经斯基来华,对建党工作给与帮助。  1920年 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 1920年秋天到 1921年上半年,武汉、济 南、长沙、广州等各地相继建立共产党 的早期组织。 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通过了 《 中国共产党党纲 》 、《 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 ,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意义及特点 历史必然性 : 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没有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工人阶级肩上。 中国工人阶级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而进一步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