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华北区内容摘要:

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经济指挥中心。 2020年底,北京市有人口 1 383万( 1949年北京总人口为 156万)。 半个世纪,北京城市人口增加约 8倍。 北京有 3 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 1045年的周武王时,北京初步形成城市。 历史上北京有蓟、广阳、幽州、燕京等名称。 金代定都,称中都,元朝称大都,明朝始称北京。 1949年将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二、京津冀地区 北京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的第一层次是与天津 、 河北的关系 , 即京津冀关系。 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① 首都优势; ② 经济优势; ③信息 、 人才 、 智力和科技优势; ④旅游优势。 图 104 京津唐城市群 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第十章 华北区 北京经济发展制约: ① 人口压力过大 , 城市超负荷; ② 自然资源严重短缺;③ 农畜产品供应不足; ④ 生态脆弱 , 污染严重。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 , 北京的海上门户 , 居于东北亚和环渤海的中心区位 , 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 、 金融 、 信息和技术的中心。 河北地理位置 , 一是东临渤海 , 二是环绕京 、 津 , 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河北形成了以资源型为主的经济格局。 京津作为两个特大城市 , 是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集合点 , 河北在经济生长点和生产要素布局上以面的形式存在 , 京津本能地要求进行大规模的集聚和扩散 ,而接受这种集聚和扩散的首先必然是河北。 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核心区 , 也是全国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 三、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 3省 2市,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这一地区居中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门户,是东北、华北经济核心区之所在,是首都经济圈之所在,是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经济圈的前沿阵地。 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胶济沿线地区和太行山前的京广沿线地区的 产业与城市的集聚区域,占环渤海经济的 2/3以上。 胶济地区是山东省的经济 核心地带。 一、水资源短缺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第十章 华北区 华北区水资源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人均、地均水量很低,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区域发展中的稀缺资源。 地区 水资源总量 /( 108m3) 人均水量 / ( m3人 1) 耕地水量 /( m3 hm2) 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拥有水量 / (m3百亿元 1) 北京 9 25 天津 3 12 河北 3 11 山东 4 14 河南 5 19 华北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