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儿科病证护理内容摘要:

等穴,每次选 2~ 3穴,用泻法。 (三 )毒聚睾丸 (并发睾丸炎 ) 1.主症 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或有下腹部疼痛,伴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脉数。 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温、湿度适宜;加强口腔护理,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重点观察睾丸肿胀疼痛变化情况,可采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局部冷敷, (2)饮食调护:选用滑石粥:滑石 30g用布包扎后放入沙锅煎汁去渣后,入粳米煮为稀粥;选用葡萄藕地汁:新鲜葡萄、鲜藕各 100g,生地 5—10g,葡萄、藕捣烂绞汁,生地煎水,合并,分 5—8次饮用。 (3)药物方法:内服六神丸;外治用青黛散、如意黄金散或六合丹局部外敷。 (4)针灸方法:取合谷、外关、曲池、太冲、足三里等穴,每次选 2~ 3穴,用泻法。 (四 )邪陷心肝 (并发脑膜炎症 ) 1.主症 壮热,头痛剧烈,呕吐,颈项强直,烦躁不安,甚至嗜睡,昏迷,舌红,苔黄,脉数。 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凉肝熄风。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温、湿度适宜;加强口腔护理,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加强监护,重点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二便等变化。 (2)药物方法:内服可选用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3)针灸方法:取曲池、大椎、十宣放血;呕吐取内关,抽搐取合谷、人中、太冲等穴,用泻法。 四、麻 疹 • 小儿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 口腔麻疹粘膜斑,遍身出现红色疹点,稍见隆起,扪之碍手,状如麻粒为特征。 •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 1~ 4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 毒邪由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两经,阳邪热毒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表,发于皮外,而成麻疹。 • 现代医学中的麻疹,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 (一 )疹前期 1.主症 从开始发热至疹点出现,一般经历三、四天。 恶寒轻、发热重,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部充血及声嘶, 目赤畏光、眼泪汪汪,倦怠思睡,纳差, 口腔内有麻疹粘膜斑,咽红,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赤浮露。 2.调护原则 辛凉透表解毒。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病室清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吹风受寒和强光刺激眼睛;观察体温、脉搏、神志、咳嗽、哭声、出汗情况及麻疹透发顺序、分布、色泽等变化;保持口腔、眼、鼻清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2~ 3次, 目赤眵多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滴眼药水,每日 2~ 3次。 (2)饮食调护: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的营养食物。 (3)情志护理:患儿高热、烦躁、皮肤瘙痒,且易出现惊恐、紧张。 医护人员及家属要精心照料患儿,安排好患儿的起居、生活,消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药物方法:新鲜芫荽 30g,煎水代茶,或用温热芫荽汤擦洗头面部、手足、胸腹 (适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烦躁不安者 );或用芦根 1把,煎水服 (适用于麻疹初期心烦口渴者 );或用西河柳 1把,煎水代茶 (适用于麻疹初起不透 )。 (二 )出疹期 1.主症 从出疹至透发完毕,约三天。 证见壮热烦渴,咳嗽, 目赤,乏力。 疹点始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全身,疹色由鲜红而暗红,稍微隆起,扪之碍手,舌红绛,苔黄厚少津,脉洪数或细数,指纹紫滞。 2.调护原则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活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病室清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吹风受寒和强光刺激眼睛;保持口腔、眼、鼻清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2~ 3次, 目赤眵多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滴眼药水,每日 2~ 3次。 应根据麻疹是否顺序透发,疹色是否正常,麻疹出齐后体温是否逐渐降低,咳嗽是否减轻,呼吸是否平顺等来判断麻疹的顺逆。 (2)饮食调护:宜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可用白茅根 60g煎水代茶,亦可用果汁、甘蔗汁加开水稀释饮用。 (3)情志护理:参见疹前期。 (4)药物方法:芫荽 30g煎水代茶饮;或用金银花 6g、连翘 6g、菊花 6g,煎水服 (适用于疹出不齐 );或用温水擦浴方法降温。 (三 )疹收期 1.主症 从皮疹透齐至收疹完毕,约三天左右。 疹点由出疹顺序部位依次隐没,症状逐渐减轻,发热渐退,可有咳嗽,低热,纳差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指纹淡紫。 2.调护原则 养阴清热,生津和胃。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注意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患儿邪去正虚,要避免吹风受凉;病后脾胃虚弱,应注意健脾益胃及饮食调理;患儿皮肤上有糠状脱屑,应避免搔抓。 (2)饮食调护:逐渐加强饮食调养,可给予牛奶、鸡蛋、猪肝、瘦肉及蔬菜、水果等营养品,也可服用绿豆汤。 (3)药物方法:可用黄连解毒汤以清胃、泄热、解毒。 (四 )麻疹逆证 1.主症 高热、烦渴、咳嗽加剧,气喘鼻煽,疹色紫暗 (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