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水资源保护内容摘要:

ttttMM设为 α 、 β 分别为污染物或污水排放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 可求得: 污染物或污水排放量: 式中: M、 M0—— 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 t)和初始年( t0)的国民生产总值; Q、 Q0—— 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 t)和初始年( t0)的污染物或污水排放量; t、 t0—— 分别为历史资料终止年和初始年; ε—— 弹性系数。 ②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式中, Wt—— 预测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W0—— 基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rm—— 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平均增长率; t—— 基准年至某水平年的时间间隔。 ③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式中, Wi—— 预测年份某污染物排放量, t; qi —— 预测年份工业废水排放量,万 m3; q0—— 基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万 m3; ρB0—— 含某污染物废水工业排放标准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mg/L; W0—— 基准年某污染物排入量, t。 tmt rWW )1(0 020 10)( 0 WqqW Bii  ④ 生活污水量预测 式中, Q—— 生活污水量, 104m3; A—— 预测年份人口数,万人; F—— 人均生活污水量, 1/d•人; —— 单位换算系数 . 式中, A0—— 基准年人口; p—— 人口增长率; n —— 规划年与基准年的年数差值。 ⑤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 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的确定 污染物入河系数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情况密切相关,但在拟定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时,一般不应考虑目前未列入建设计划的污水处理厂治理削减效应。 污染物入河系数一般约在 ~。 AFQ 3 6 npAA )1(0 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以水功能区为单元对规划水平年废污水和污染物的入河量进行预测,并按行政区和水资源分区进行汇总统计,得到规划水平年各统计范围的废污水和主要污染物入河量。 将各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值与相应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相乘,得到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量。 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水环境容量 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的 影响因素 主要是 水体特征 、 水质目标 和 污染源特性。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①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式中: WT为水体对污染物的总环境容量; Wd为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Wt为水体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 Ws为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容量。 第四节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与分配 stdT WWWW  稀释容量 稀释容量 是由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所引起的,它与水体体积和污径比有关。 令 Vd= Q, 则有 式中: Pd为水体对污染物稀释容量的比容。 )1)(( QqCCQW Bsd )1)(( QqCCP Bsd ddd PVW 迁移容量 水体对污染物的迁移容量是由水体的流动引起的,与 水体流速 、扩散系数 等 水力学特征有关。 其数学表达式为 令 Vt= Q , 则有 式中: Pt为水体对污染物迁移容量的比容。   tEutxutEQqCCQWxxBst 4)(e x p4)1)(( 2  tEutxutEQqCCPxxBst 4)(e x p4)1)(( 2ttt PVW 净化容量 主要是由于水体对污染物的生物或化学作用使之降解而产生的,假定这类污染物的衰减过程遵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则其反应速率R可写为: 式中: k为反应速率常数,其大小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被净化的能力。 τ 为 k的倒数,它反映了污染物被降解的难易程度。 由上述若干物理量得出水体对污染物净化容量的表达式: 令 Vs= Q , ,则有 kCR   )e xp(1)1)((uxQqCCQWBss   )e xp (1)1)((uxQqCCPBss sss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