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局域网及广域网2内容摘要:

 容量: 11Mbps,并兼容。  兼容性: DSSS系统后向兼容,但与基于 FHSS的。 30  四、 IEEE  IEEE为了解决 台的一个标准,它是 ,两者同样使用,互通性高,被看好是新一代的WLAN标准。  容量: 11Mbps提升至54Mbps,但由于 ,在传输速率上低于。  兼容性: CCK和 OFDM, PBCC( 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ing,分组二进制卷积码)技术。 31  五、 。 具有高达 600 Mbps 的速率,是下一代的无线网络技术,可提供支持对带宽最为敏感的应用所需的速率、范围和可靠性。  容量: 54Mbps增加至 108Mbps以上,最高速率可达 320Mbps甚至500Mbps。  兼容性: 用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调制方式,造成系统间难以互通,移动性差的问题。 提供更为开放的接口,大大增加网络的灵活性。 另外, ,保障了与以往的,极大的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32 广域网( WAN)技术  WAN概述  WAN技术实例 33 WAN概述 1 概述 广域网技术 主要用于地区、国家、洲际、全球之间把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由交换系统和传输网络构成,对应于 OSI模型的下三层,采用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技术,可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34 广域网的协议层次  涉及到 OSI/RM的最低三层: 物理层: PSTN、 DDN、 xDSL、 SONET/SDH 数据链路层: ISDN、 FR、 ATM 网络层: Modem, DSU/CSU DTU, NT1 PHY DL NETWORK DL PHY 路由器 PSTN, DDN, ISDN, ATM, Modem, DSU/CSU DTU, NT1 局 域 网 PHY DL NETWORK DL PHY 路由器 局 域 网 35 广域网传输技术  异步传输(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 在早期使用电话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一般采用异步Modem将数据以字符为单位进行调制传输。 因此异步传输经常被描述为“字符帧”或者“开始 /停止”通信。 因为这种方法每个字符形成一个帧,并且有专门的开始和停止位。 每个字符通常有 7/8bits,可以代表一个数字、字母或一个标点。  异步传输的实现比较容易,由于每个信息都加上了“同步”信息,因此计时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却产生了较多的开销。 起始位( 1bit) 数据位( 7/8bits) 校验位( 0/1bit) 停止位( 1~2bits) 36  同步传输(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 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 它不是独立地发送每个字符,每个字符都有自己的开始位和停止位,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一起发送。 我们将这些组合称为数据帧,或简称为帧。  同步传输通常要比异步传输快速得多。 接收方不必对每个字符进行开始和停止的操作。 一旦检测到帧同步字符,它就在接下来的数据到达时接收它们。 另外,同步传输的开销也比较少。 标志01111110 帧头 16bits 数据 任意长 帧校验 16bits 标志 01111110 37 广域网连接类型  专用或租用线路(专线)连接:  是指 ISP提供的具有一定带宽的物理或逻辑链路。 如各种速率的 DDN(数字数据网)专线、T T OC12以及目前使用最多的数字用户线( DSL)等技术。 其特点是:在专用链路上可以透明的传输任何格式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对用户来说它只是一条信息通道,用户可以在其上传输任何 2层 3层数据。 38  电路交换网络:  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数据交换完成后进行挂断以释放所使用的链路。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最典型的网络就是建立在公共交换电话网( PST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之上的拨号连接。 39  分组交换网络: 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 —— 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 , 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 , 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送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 , 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 , 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 在 WAN中 , 有多种分组交换网络 , 如帧中继( Frame Relay) 、 、 异步传输模式 ( ATM) 等。 40 WAN协议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HDLC)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制订的。  HDLC是面向位的,传输的数据以二进制数据组成,不存在任何特殊的控制代码,但帧中的信息包含了控制和响应命令。 支持全双工传输,具有较高的吞吐率。  HDLC适合于点对点和多点(多路播送或一对多)连接。 HDLC的子集被用来向 、 ISDN和帧中继网提供信令和控制数据链路。 41  PPP协议  PPP协议是在 SLIP基础上开发的,解决了动态IP和差错检验问题。  PPP协议包含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LCP和网络控制协议 NCP。  LCP协议提供了通信双方进行参数协商的手段。  NCP协议使 PPP可以支持 IP、 IPX等多种网络层协议及 IP地址的自动分配。 42  帧中继( Frame Relay或 )  帧中继( Frame Relay)是一种网络与数据终端设备( DTE)接口标准。 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 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  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