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内容摘要:

它们双方共同决定的。 这可以由下面两点得到证明: A. 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 , 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例: 考学生 考笔试 考语文 考一百分 考大学 ,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 义关系。 例: 打研究生 考研究生 住研究生 教研究生 当研究生 (2)名词与名词组合成一个句法结构时 , 也可能形成若干种语 义格类型。 玻璃 玻璃戒指 —— 语义格:质料 玻璃工人 —— 语义格:职业 玻璃商店 —— 语义格:行业 玻璃丝袜 —— 语义格:比喻 ( 四 ) 语义关系的解释力 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 , 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的许多 复杂情况。 (1)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相同的词类序列能构成的不同句法结构 “ V+N” 格式 学习园地 学习机会 学习年龄 学习汉语 学习外国 学习文件 ( 2)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格式的句子有些有歧义现象,有些 却没有歧义。 鸡不吃了。 小李不认识。 他不吃了。 小李没有去。 烤鸭不吃了。 鞋子没找到。 二、语义指向 (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 的联系。 ① 他 香喷喷 地吃了碗 饭。 ②他吃了碗 香喷喷 的 饭。 ►►语义指向分析的重点是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组合关系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 即非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Er ( 二 ) 语义指向的类型 关于语义指向的类型 , 重点要掌握补语 、 定语和状语的语义指 向。 ( 1) 补语的语义指向 例: 他砍 快 了。 ( 指向动词 ) 他砍 累 了。 ( 指向主语 ) 他砍光了树。 ( 指向动词宾语 ) 他把刀砍 钝 了。 ( 指向介词宾语 ) ( 2) 状语的语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