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文字音韵训诂专书内容摘要:

释言 》《 谷梁传 》曰: “ 作,为也。 ” 《 鲁颂 駉 》传曰: “ 作,始也。 ” 《 周颂 天作 》 传曰: “ 作,生也。 ”其义别而略同。 别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 说文解字注  自序:一字必兼三者,三者必互相求;万字皆兼三者,万字必以三者彼此互相求。  王序: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尝为 《 六书音均表 》 ,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 说文注 》 ,形声、读若,一以十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引经与今本异者,不以本字废借字,不以借字易本字,揆诸经义,便以本书,若合符节,而训诂之道大明。 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说文通训定声  说文  说解文字:本训、形体、例证  (本训及六书分析以许慎为宗,略有不同和补充)  通训  列 “ 转注 ”“ 叚借 ” 二条。 “ 其一字而数训者,有所以能通之也。 通其所可通则为转注,通其所不通则为叚借。 ”“ 转注 ” 说明引申义, “ 叚借 ”说明通假义。 均先列义项,再举书证。  定声  列 “ 古韵 ”“ 转音 ” 二条。 说文通训定声 一、按古韵十八部列字,1137个声符分隶十八部 二、各部中,同声符字相系 三、许慎 《 说文 》 不收,但见于许慎说解、叙、偏旁、小徐本、他书所引者,予以补入。 尔雅 训诂纂集书。 战国开始纂集,汉代补充。 解释六经,其中解释 《 诗经 》 比例较大。 分十九篇。 前三篇解释常用词。 后十六篇解释专门事物名称。 诂言训:词语 亲:亲属关系 宫器乐:房屋器物 天地丘山水:地理 草木:植物 虫鱼鸟兽畜:动物 训诂 《 说文 》 : “ 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 诗 》 曰: ‘ 诂训。 ’” 故(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