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io接口与总线内容摘要:
P U IOR DB AB INT CP I/O同步控制方式 36 3) 优缺点: I/O设备较多时,硬件复杂,需以一系列中断逻辑 电路作为支持; 因为中断方式本身是一种异步控制机构,中断请求 信号的出现完全是随机的,故软件开发和调试比程 序查询式复杂、困难。 缺点: 鉴于上述原因,如不是实时性要求很高、非使用中断驱动式控制不可的地方,还是尽量用程序查询式控制为好,或者把两种控制方式结合起来。 优点: 能较好地解决 CPU效率与 I/O响应实时性间的矛盾。 I/O同步控制方式 37 I/O端口都必须通过 MPU中的 A累加器才能和存储器交换信息。 每次 I/O操作无论是软件查询引发还是硬件中断引发,引发后的具体数据传输过程则都是由 MPU软件( I/O指令)控制完成的。 前两种方式共性: I/O同步控制方式 其结果,必然使数据传输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38 (DMA控制 ) ◆ 进入 DMA工作状态后, I/O设备和存储器间的数据交 换完全是在硬件控制下完成,无需 MPU介入。 1) 特点: ◆ I/O 端口直接与存储器交换信息,无需经过 A累加器。 这与前两种方式有本质不同。 因此速度可大大提高。 I/O同步控制方式 39 2) 硬件接口 DMAC DMA方式使用一种称之为 DMA控制器 (DMAC)的专用硬件接口芯片来完成 I/O与存储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送控制的。 DMAC具有通过三大总线独立访问存储器与I/O端口的能力。 于是 DMAC与 MPU通常要共享系统中的三总线。 I/O同步控制方式 40 DMAC通常有三种从 MPU接管总线的方式: 窃取 MPU空闲时间 ——利用 MPU在指令周期的某些时间段 不使用总线的间隙插入 DMA操作 使 MPU暂时放弃总线控制权 ——微机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暂停 MPU时钟脉冲 ——强迫 MPU立即停止工作 41 第一种方式下 DMA操作过程示意 : 地址总线 数据线 (a)DMA请求阶段 存储器 外部设备 MPU DMAC HOLD DMAREQ (c)传送结束阶段 存储器 外部设备 MPU DMAC INT 计数到 (b)DMA响应和传数阶段 MPU DMAC HLDA 存储器 外部设备 DMAACK IOR/IOW MEMW/MEMR I/O同步控制方式 42 DMAC的典型结构 : 系统 AB,DB IOR/IOW MEMR/MEMW BUSRQ BUSAK INT 级 联 线 总线 控制 逻辑 内 总 线 优先权 编码 与 总线 判决器 通道 1 地址寄存器 字节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 通道 2 通道 3 数据链接 寄存器 DMARQ1 DACK1 DMARQ2 DACK2 DMARQ3 DACK3 总线 接口 I/O同步控制方式 下节 43 DMAC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 1)地址寄存器 ——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寄存器,用于数 据块传送时寻址。 地址寄存器具有自动修改地址的能力。 DMA操作之前: 在 CPU控制下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分别装入 DMAC的源地址和目的地 址寄存器。 进入 DMA操作后: 由这些地址寄存器提供源地址和 目的地址,并在传送数据的同时, 由硬件自动修改地址寄存器的值。 I/O同步控制方式 back 44 2)字节计数器 ——用于控制传送数据块的长度 3)控制 /状态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用于选择 DMA的操作类型、工 作方式、传送方式和有关参数。 ——状态寄存器用于寄存 DMA传送前后的状态。 这种选择通过 CPU在 DMA操作之前向控制寄 存器写入相应的控制字来实现。 I/O同步控制方式 这些状态供 CPU在 DMA操作完成后读取。 back 45 4)总线接口和总线控制逻辑 主要用途: DMA传送之前:接受来自 CPU的控制字和根据外部 /内 部 DMA请求向 CPU转发总线请求 DMA操作期间:进行定时和发出读写控制信号 DMA操作结束后:向 CPU发出中断申请和状态信息 I/O同步控制方式 back 46 5)优先权编码与总线仲裁器 ——用于解决 DMAC内部多通道间的总线访问冲突。 (对单通道芯片,不需要) 同种芯片各个通道中的结构和寄存器数目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有地址寄存器、字节计数器、控制、状态寄存器等几个基本功能逻辑单元。 6)数据链接寄存器 ——用于提供数据块传送的 “链接 ”手段,实现数据自动链接再启动,达到大块数据连续传送的目的。 它一般包括地址寄存器、字节计数器、控制寄存器等单元,外加一个通道寄存器 (当存在多通道时 )。 I/O同步控制方式 back 47 DMAC同步控制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I/O响应时间短 数据传送速率高 CPU额外开销小 硬件复杂,成本较高 缺点: I/O同步控制方式 48 I/O处理器式控制 对于有大量 I/O设备的微机系统,前述三种 I/O同步控制方式都难以满足需要,这时常采用专用 I/O处理器控制方式。 1) 特点: 专门设置一个 I/O处理器来完成与 I/O设备有关的操作,负责控制与 I/O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必要的 I/O数据处理 (或预处理 )。 I/O同步控制方式 49 2) 常用结构 查询式 MPU1 中央处理器 MPU2专用 I/O处理器 查询式 查询式 低速 I/O 高速 I/O (b) 专用 I/O处理器控制方式 系统总线 CPU IOP I/O1 I/O2 I/On (a) 主存储器 I/O同步控制方式 有关总线的基本概念 总线和总线操作 总线分组及功能 总线周期与指令周期、 时钟周期的关系 总线时序 51 ◆总线 ——在收、发模块 /设备间传送信息的一组 公用信号线。 总线的特点在于其公用性,即它同时挂接多个模块或设备。 ◆总线操作 ——在主控器(如 CPU、 DMAC等)控制下通过各级总线进行的信息传送(数据读写)操作。 微机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大都是总线操作。 有关总线的基本概念 总线和总线操作 52 同一时刻,一套总线上只能允许在一个主控模块或设备控制下进行信息传送。 当有多个主控模块 /设备都要求使用总线传输信息时,一方面要分时占用,另一方面则要进行总线仲裁。 总线和总线操作 ◆总线操作周期 ——完成一次总线操作所需的时间。 总线操作是按总线周期一个节拍一个节拍 进行的。 53 总线请求与获准 寻址 传数 结束(撤出总线) 总线操作四阶段 ◆ 总线操作四阶段及控制 为了确保这 4个阶段正确推进,必须施加总线操作控制。 总线握手 总线仲裁 总线和总线操作 54 用于把数据送入或送出 MPU,为双向总线。 用于指定数据送往或来自何处,为 MPU发 出的单向总线。第五章io接口与总线
相关推荐
小单位 除以进率 1公顷:边长是 100米 的正方形土地。 1平方千米: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 1公顷:边长是 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1平方千米:边长是 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 判断: 1、边长是 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等。 ( ) 2、一根 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的长方形比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 ( ) 3、平方千米和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00。 (
• 模块化 • 灵活性 • 面向未来的适应性 、 开放性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 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用户终端设备连接至信息插座的器件组成 , 信息插座有墙上 、 地上 、 桌上多种 , 标准有 RJ45/RJ11的单 、 双 、多孔等各种型号。 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 采用符合 EIA/TIA 568A标准的超 5类
和目标文件变量 SourceFile=c:\ipub\root\asptemp\chapter8\ DestiFile=c:\ipub\root\asptemp\chapter8\ SourceFile, DestiFile SourceFile=c:\ipub\root\asptemp\chapter8\ DestiFile=c
00首以上,谱写大型歌剧6部。 王洛宾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如 《 达坂城的姑娘 》 、 《 在那遥远的地方 》 、 《 阿位木罕 》 、 《 半个月亮爬上来 》 等等,几十年来笼统地被称作“青海民歌”或“新疆民歌”。 这些歌曲中,洋溢着中国西部兄弟民族的风情气息,飘荡着沙漠绿洲和广阔草原节奏韵味的旋律,如同用音符雕塑成的美神维纳斯,独具永恒魅力。 1939的春天
张 燕 作业完成最好 曹桂云 综合成绩最好 贾丽娟 • 新课标培训意义重大,说心里话,报名时真的不以为然。 不过学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到真有必要。 • 通过对教育专家的讲解及名师课例的学习,我
的进步之处表现在 ① 婚礼的仪式、程序趋于简化 ②摒弃了落后、迷信的内容 ③充分尊重双方父母的意见 ④隐含着自主、平等的婚姻价值观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1888年,总长 2 000米的清朝宫廷专用铁路建成,行驶在上面的是李鸿章为慈禧太后从德国精心定制的专用列车。 因害怕火车汽笛声破坏京城“气脉”,故不用、机车牵引,而由太监用绳子拉着走。 对此现象的理解 有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