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核心素养内容摘要:

有50元以下51100元101200元 201500元 500元以上每月支出百分比(% )幼儿园教师每月在文化生活方面的支出 教师成长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 “ 如何做教师 ” ,即如何形成道德品性,它需要教师不断历练自己的修为。 《 论语 》 中指出, “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园长的管理: 教师的文化养成意味着园长的 “ 文化意识 ” 三、执行力: 细节成败的教师 “教师对幼儿活动时的场地、设施、器械、服饰,以及擦汗、喝水等都要 予以关注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 《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 ,第 11页 老子: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202062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姜勇 老师 敬启 ******* **** 园长的管理: 教师的执行力意味着园长的细节管理 宜家家居特别推出了“ 宜家儿童关爱计划 ”。 即为宝宝提供安全的家居生活。 它包括安全门、安全扣、安全带、防护栏板、防滑垫、楼梯防滑条、安全门挡,转角防撞物等八种美观小巧的儿童安全系列产品。 四、研究力: 反思实践的教师 “教师可以设计 自评卡 或 反思笔记 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态度等进行分析,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 《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 ,第 17页 近年 , 许多学者重新思考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斯坦豪斯 ( Stenhouse) 提出 , 教师是研究者 ,即 对实践反思的 研究者。 罗吉斯 ( Rogers,2020) 指出 , 教师成为研究者 ,更多是指他具有 反思意识 , “ 有效的教师必须经常保持一种反思的状态 , 经常会对他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性的思考 , 这种反思也就是教师的最主要的研究活动 ”。 Posener 公式: 教师发展 =经验 +反思 “ 没有反思,教师就会处于 惯习 状态 ” “ 幼儿教师不仅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而且是一名教育研究者 ” ,这是当前流行的观点。 但,幼儿教师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研究者。 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是说要让教师完全承担研究者的工作和任务,这既不现实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 我们提倡的是教师的 研究意识 ,特别是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成为 “ 实践的反思者 ” 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真实内涵。 园长的管理: 教师的反思力意味着园长的适度 “ 抽身 ” 更提倡:“民主反思”-小纸片反思技术 六顶反思帽技术 360 度反思技术 五、关怀力: 人文关怀的教师 “教师应创造 民主和谐 的教育氛围,以 关怀、接纳 的态度 倾听 幼儿的表述, 理解 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支持、鼓励 幼儿积极活动。 ” 《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 ,第 10页 教育是点燃学生心中的 火焰 --苏格拉底 教育非它,乃 心灵转向 --柏拉图 对象性 是指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把儿童作为 “ 对象性 ” 的客体,而非与之平等交往的主体。 在对象性交往中,教师与儿童之间是认识、加工、利用的 “ 我 ” 与 “ 他 ”关系,即当教师把物、他人、世界视为认识、加工、利用的对象时,就将物、他人、世界视为 “ 对象性 ” 客体。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__老子, 《 道德经 》 园长的管理: 教师的关怀力意味着园长的 “ 无为 ” 而治 六、爱心力: 爱心无限的教师 沉醉( drunk),不是日常生活中由于酗酒而酩酊大醉,而是意味着对其所投入的活动的狂喜和享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