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内容摘要: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都是不能被推翻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 是对特定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一个方面的认识,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人们没有认识或没有完全认识。 我们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承认认识还有待于扩张,实际上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 从认识的深度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带有近似的性质,不可能穷尽客观事物。 我们既然承认认识尚未穷尽客观事物,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相对真理。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 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三)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 —— 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相符合、相一致的就是真理,反之即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⑴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⑵真理与谬误又是相 互联系的; ⑶真理的发展通过与 谬误的斗争来实现; ⑷真理和谬误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 把握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现实意义 —— 相信真理总会战胜谬误,敢于坚持真理。 《 The Eyes Of Truth 真 理 的眼睛 》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 ——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首先,从 真理的本性 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 实践的特点 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检验的条件性。 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逻辑证明 即运用已知的正确判断,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确立另一判断正确性的方法。 逻辑证明不是检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 因为①逻辑证明依据的是思维规律和逻辑规则 ,而思维规律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逻辑规则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归根到底都需要实践来证明。 ②只有科学的逻辑证明才是实践检验的间接的、集中化的形式。 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和过程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③经过逻辑证明的认识或结论,还需要实践给以最终检验或持续不断的检验。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的价值 范畴 指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价值的特性 ⑴客观性。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相关推荐
= .1= ; 0+0 = .0 = ; 1+0 = .0 = ; 1+1= A≠0 ,则 A= ;如 A≠1 ,则 A= 0 111 1 0 0 0 0 1 1. 交换律: =。 A+B= 2. 结合律: A .(B . C)=。 A+(B+C)= 3. 分配律: A .(B+C)=。 A+()= 4. 01律: 1 . A=。 0+A=。 0 . A=。 1+A= 5. 互补律: A .
,count A:LD count,R1 B:INC R1 B:LD count,R1 count经 A、 B访问后,只加了 1,而不是所希望的 2。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变量 count必须按临界资源处理。 第二章 进程及作业管理 系统的同步机构对解决临界区互斥问题应遵循下述准则: (1)当无一进程处于临界区内时,若有一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应让其立即进入
提货通知的 10天的承付期内审查核对,安排资金。 – 付款人开户银行 于承付期满的次日上午,将款项划给收款人。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会计学 2 【 逾期付款程序 】 – 付款人在承付期满日银行营业终了时,如无足够资金支付,其不足部分,即为逾期未付款项。 应按每天 ‰ 计算 赔偿金。 【 拒绝付款条件与程序 】 – 付款人 的 拒绝付款条件
分析仪器:模拟信号 (电压或电流 )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 DAC) 作用:将数字信号转变成模拟量。 实现计算机控制。 Analog Digital Converter ( ADC) 作用:将模拟量转变成数字信号。 实现数据连续采集。 计算机 接口 分析仪器 接口 (信号转换 ) 01:45:40 2. 计算机分析仪器工作站 01:45:40 色谱工作站 01:45
1) 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 中含 20μg 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 录 Ⅳ A )测定,在224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 取本品约 ,置洁净的试管中,加水 10ml溶解,加硝酸银试液过量,即生成 白色沉淀,滴加氨试液恰使沉淀溶解后,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银即游离并附在管的内 壁成银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芳香第一胺 氨苯砜 【 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