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过程及作用机制内容摘要:

咨询次数: 终结理由 终结时的状态 咨询经过中的变化 求助者的变化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四)心理咨询初期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空头的议论 回避对来访者的表扬和夸奖 回避过早的解释 回避过早的诊断 回避提敏感的问题 回避对他人的辩护和责难 二、信息评估阶段(教材第四章) 评估来访者问题的一般程序 见教材 97页 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做定性分析(是否精神病) 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从求助者的 “ 求医行为 ” 来判断其行为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从求助者对 “ 症状 ” 的 “ 自知 ” 程度来分析。 对非精神病心理紊乱进行系统分类诊断 步骤:识别主导性症状 确定其是否为心理问题 确定其是否为心理障碍 如果不属于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应考虑其是否为心理疾病边缘(境界例) (三)识别不同神经症的主导症状,做出初步诊断。 神经衰弱 焦虑性神经症 恐怖性神经症 强迫性神经症 疑病性神经症 抑郁神经症 (四)深入探索,病因诊断 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原因 *咨询和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心理问题的社会学原因 * 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