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mcs-51的结构内容摘要:

R3 03H 0BH 13H 1BH R4 04H 0CH 14H 1CH R5 05H 0DH 15H 1DH R6 06H 0EH 16H 1EH R7 07H 0FH 17H 1FH !。 注意 :工作寄存器只能按字节寻址 /操作即每次读写数据为一个字节或 8位二进制数 23 当前寄存器工作组: 在任一时刻只有其中一个组工作,这个组称为 当前工作组 . 当前寄存器工作组选择 : CPU当前使用的寄存器工作组是由 程序状态字 PSW中的RS0和 RS1数据位来指定的,可通过修改 RS0和 RS1状态选择其中的一个工作组作为当前寄存器工作组。 RS1 RS0 当前工作组( R0R7) 0 0 0组( 00H07H) 0 1 1组( 08H0FH) 1 0 2组( 10H17H) 1 1 3组( 18H1FH) 24 位寻址区 20H2FH 位寻址区 : 即内部 RAM中 20H2FH共 16个字节单元共 16 8=128位 每一位都可用于存放各种程序标志和位控制变量 位地址 : 00H7FH 其中的每一位都有一个所谓地址,以便于对其读写 存贮单元 位地址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2FH 7FH 7EH 7DH 7CH 7BH 7AH 79H 78H … … … … … … … … … 20H 07H 06H 05H 04H 03H 02H 01H 00H !!注: 位寻址区 16个字节单元可 位操作或字节操作 25 用户 RAM区 30H7FH 用户 RAM区 30H7FH共 80个单元是内部数据缓冲区, 用于存放用户数据 ,只能按字节寻址 . 另有一部分用于开辟 堆栈区 堆栈: 特殊的内部 RAM区 , 先进后出 , 且只允许在一端 写入和取出数据即堆栈操作:压入和弹出 堆栈指针 SP: 指明堆栈当前操作单元 , 对堆栈实现管理 堆栈的建立: 初始设置 SP值即栈底位置 堆栈功用: 为子程序调用和中断而设:保护断点和保护现场 26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区 8051共 128个 SFR地址 80HFFH 只用其中 21个字节 存贮单元的其它单元不用,也即不存在 SFR 位地址与名称 名称 地址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A E0H E7H E6H E5H E4H E3H E2H E1H E0H PSW D0H D7H D6H D5H D4H D3H D2H D1H D0H CY AC F0 RS1 RS0 OV — P 其它 SFR详情参见书上: ( 1) SP、 DPTR 、 B、 ACC已介绍; ( 2)其它 SFR在后述相应内容中介绍; ( 3)表中有位地址的表示可进行位寻址操作。 27 五 MCS51单片机的并行 I/O接口 I/O接口 —— I/O外设与主机 ( CPU) 之间的桥梁 I/O外设可实现人机对话和交流 , 但 I/O外设不能直接与 CPU相接 , 而必须通过 I/O接口的中间转换 CPU I/O外设 I/O接口 CPU 键 盘 键盘接口 I/O接口按每次传送数的位数可分为: 并行 I/O接口:一次传送多位如 8位二进制数 串行 I/O:一次只传送一位二进制数 ★ 28 8051并行 I/O接口 8051并行 I/O接口: ( 1) 4个准双向、三态 8位 I/O P0、 P P P3 ( 2)字节操作和位操作均可 ( 3)基本 I/O方式:输入、输出和读 — 修改 — 写 ( 4)输入时,数据可缓冲;输出时,数据可锁存 (漏极开路 ) ( 1) 通用 I/O并行接口功能 — 准双向三态 I/O口 ( 2) 数据 /低 8位地址总线分时复用功能 系统外部扩展时用 29 2 P1口应用 :用户 专用 准双向三态 8位 I/O口 可直接连接 I/O外设 3 P2口应用 1)准双向三态 8位 I/O口:可直接连接 I/O外设 2)高 8位地址总线:系统外部扩展时用 4 P3口应用 1) 准双向 8位 I/O口 2) 第二功能 I/O引脚 第二功能 RXD串口输入 TXD串口输出 INT0外中断 0输入 INT1外中断 1输入 T0计数 0外部输入 T1计数 1外部输入 WR外写控制输出 RD外读控制输出 30 4) I/O口驱动特性 /能力(输出电流大小) P0口: 8个 LSTTL负载 P P P3:各 4个 LSTTL负载 负载不能超过限定个数,否则端口工作不稳定 5)系统外部扩展时 P0— 数据 /低 8位地址总线分时复用 P2— 高 8位地址总线 P1— 专用 I/O口 P3— 优先作第二功能 3)端口复用的识别:由系统自动选 择 31 多路开关 1) 功能:用于控制选通 I/O方式还是 地址 /数据输出方式 2) 方式控制:由内部控制信号产生 输入锁存器 两个输入缓冲器 (BUF1和 BUF2) 推拉式 I/O驱动器 并行 I/O结构及操作 8051共有 4个 8位双向 I/O口,共 32口线。 每位均有自己的锁存器 (SFR),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 (一) P0口内部结构 BUF2 BUF1 P0R2为 读引脚 信号,执行“ MOV A,P0”时该信号有效 读引脚(端口)时,输出锁存器应为“ 1” 说明: 当控制信号为 0时, P0口做双向 I/O口,为漏极开路(三态) 控制信号为 1时, P0口为地址 /数据复用总线(用于口扩展) P0W为端口输出写信号,用于锁存输出状态 P0R1为 读锁存器 信号,执行“ ANL P0,0FH”时该信号有效 Q Q D C Vcc 控制 AD0 P0R1 P0R2 D0 P0W P0口内部结构 读锁存器 读引脚 锁存器 内部总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