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内容摘要:

策制定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 政策制定者会利用宏观经济政策以满足其自身选举的需要,导致政治经济周期的出现。 15 2020/11/4 二、时间不一致性( Time inconsistency) 时间不一致性指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 它可用来说明即便有了尽职可信的政策制定者,仍然需要以事先约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16 2020/11/4 政策制定者常希望以事前声明来影响个人的预期,但其频繁的事后反悔葬送了其事前声明的可信度。 事前声明不能奏效的关键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没有兑现承诺,这种现象被一些经济学家定义为“欺骗冲动”。 只要政策制定采取相机抉择的方式,就无法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欺骗冲动。 17 2020/11/4 三、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着眼于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弗里德曼进一步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时造成经济活动剧烈波动的罪魁祸首。 但由于传导机制的原因,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并不总带来稳定的总需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当允许货币供应对经济活动中的冲击进行适当的调整。 18 2020/11/4 另一广为推崇的政策规则是名义GDP盯住策略。 货币当局事前公布一个计划的名义GDP变动水平,实际GDP高于此水平,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平抑总需求。 反之,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 19 2020/11/4 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倡导价格水平盯住策略。 货币当局在期初对价格水平进行计划,当实际价格水平偏离这一计划价格水平时,货币当局就有义务对货币供应量加以调整。  为有力执行这些规则,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维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极其重要,这试图将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剥离与政治体制之外,从而杜绝政局变动造成的政策偏离规则的情况。 20 2020/11/4 四、财政政策规则 财政政策规则最突出的一条是预算平衡策略,即政府支出不得突破其税收收入,进而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 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严格的预算平衡策略,认为保持一定的赤字和盈余是完全必要的。 理由有3点。 21 2020/11/4 预算赤字和盈余对稳定经济有所帮助。 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