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务分析与评价内容摘要:

利用上述资料 ,填充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空白部分 (要求在表外保留计算过程 ) 小成在智、大成在德,真正的信用并不在资产负债表上 刘姝威 :  从 1995年开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2020年 10月 26号,她写给 《 金融内参 》的 600字短文 ”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 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 ,也直接改变了蓝田神话的命运。 她是 《 金融内参 》 的联系作者,她们有几年的合作。 新闻调查 与神话较量的人 2020年 3月 23日 《 金融内参 》 : 《 金融内参 》 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 蓝田股份,证券代码 600709, 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 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5年来的财务报表显示出持续的业绩高增长,主营业收入从四亿六千万元大幅增长到了十八亿四千万元。 三年间利润翻了三番多,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被誉为 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 2020年 10月 8号,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称,由于接受证监会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 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象银广厦 、麦科特还有红光以及一系列给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的这样的虚假会计报表的案件。 刘姝威应约写一本《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 》 的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说怎么来识别虚假的会计报表。  从 2020年 10月 9号开始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的。 分析的结论是 : 2020年蓝田股份公司 流动比率为 , 速动比率 为 , 净营运资金 为。 得出结论: 短期偿债能力很弱 ,至少它有按时偿还。 全部的结论是: 蓝田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 它是一个空壳。 它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维持生存。 这是非常危险的,对蓝田危险, 对银行更危险。 2020年 10月 9号开始分析蓝田的财务报告。 10月 26号的时候分析完之后,就传真给 《 金融内参 》 编辑部 ,当天就登出来了 .此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文章发表后 24天,刘姝威的工作单位忽然来了两个陌生人。 与神话较量的人  【 内容提示 】  蓝田股份自 1996年上市以来,以 5年间股本扩张了 360%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然而不久前,一位叫刘姝威的学者却以一篇 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  【 播出时间 】  首播:中央电视台一套 【 调查对象 】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 【 主要内容 】  一 . 600字短文质疑蓝田神话  蓝田股份,证券代码 600709, 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年来的财务报表显示出持续的业绩高增长,主营业收入从四亿六千万元大幅增长到了十八亿四千万元。 三年间利润翻了三番多,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被誉为 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 然而, 2020年 10月 26号,刘姝威的一篇 600字短文却直接改变了蓝田神话的命运。  刘姝威写给 《 金融内参 》 的 600字短文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文章指出,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建议银行尽快收回蓝田股份的贷款。  刘姝威:尤其是陈老和厉老师,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就是要跟祖国同甘苦  刘姝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的学生,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专长于信贷研究。  刘姝威:写这个文章的起因是我在写一本书。 这个书是应约写的,就是 《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 》。  记 者: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刘姝威:主要内容就是说怎么来识别虚假的会计报表。 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象银广厦 、麦科特还有红光以及一系列给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的这样的虚假会计报表的案件。  记 者:那你有注意到蓝田吗。 【 调查对象 】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 刘姝威:我注意到蓝田是在什么时候呢,是这样注意到的:是我的书初稿完成之后,有的同志看过了。 他说:你一本书里边写了十几个案例。 他说:你这十几个案例,你不如在这一本书上详细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把这一两家上市公司分析透了,这样的话有便于读者能够整体地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 我觉得说得有道理。 当时我要是能做到这一点,我必须能够找到一家上市公司,就是说这家上市公司能使我对它的财务报告分析,能够使用尽可能多的分析技术。 正好这个时候 , (2020年 )10月 8号,蓝田发了一个公告,我在网上看到的 说证监会已经开始对它进行调查了。 然后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蓝田。  2020年 10月 8号,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称,由于接受证监会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 记 者:那也就是说你关注蓝田非常偶然,非常偶然的  刘姝威:确实偶然。 而且在这之前甚至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跟我提到它  记 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你注意到了蓝田。 那么蓝田跟别的上市公司相比有什么特别吗。  刘姝威:我是从 10月 9号开始对蓝田的财务报告各种方法进行分析的。 当这个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我非常震惊。 因为它的分析结果,是我第一次看到的。  记 者:你看到了什么。  刘姝威: 2020年它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 了,速动比率下降到了 ,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 那么按照它这三个主要的财务指标,都已经明显地超过了临界点了。  刘姝威在研究中发现,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一,也就是说,它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而蓝田的净营运资金是负的一点二七亿元,这意味着它在一年中有一点二七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 记 者:通过这些指标,你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  刘姝威:短期偿债能力很弱。 这不是我得出来的结论,所有的银行都会得出来:至少它有 时偿还。  记 者:你的最后的判断呢。  刘姝威:最后的判断就是说,它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 它是一个空壳。  记 者:你再重新说一遍行吗。  刘姝威:全部的结论是:蓝田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 它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维持生存。 这是非常危险的,对蓝田危险, 对银行更危险。  记 者:你当时的感受呢。  刘姝威:我当时的感受,就是说如果银行继续给它贷款的话,那么蓝田股份它的债务负担会越来越重,它会无力偿还这些巨额债务的;那么对于银行来讲,那就更危险了,因为银行的贷款资金它是来自于个人和单位的储蓄存款,那么银行吸收这些储蓄存款,然后把它贷出去,贷出去之后到期它要收回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这样,个人和单位到期的时候才能够到银行去取储蓄、存款的时候银行有钱能支付给他们,并且支付他的存款利息。 如果要是银行发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那么到期的这些储蓄存款,它拿什么来支付给人家呢。 如果银行继续再给像蓝田这样的依靠银行贷款生存这种空壳企业继续发放贷款的话,总有一天,银行就没有钱来支付已经到期的储蓄存款了。 那么发生的局面是很可怕的了,就是说那么一家银行出现了不能支付了,会引起连锁反应。 那么会引起挤兑风潮和金融危机,这是非常可怕的。  记 者:你对自己的结论一直深信不疑吗。  刘姝威:因为太简单了。 如果我要是用我自己发明的方法,或者是我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标准来做出这个结论,我会小心翼翼的。 但是蓝田这太明显了。 用最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国际通用、国内也流行的这种判断标准,判断出来了它的短期偿债能力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 这么明显的问题,还要我自己来肯定吗。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停发贷款。  记 者:蓝田为什么要公布这样的数据呢。  刘姝威:我不知道它为什么公布的数据。 我分析出来结果是这样的,所以我怎么说呢。 我从 1995年开始分析上市公司报告得出这样的结果是第一次。 所以我非常震惊,我非常非常地震惊。 我就想蓝田公布这个数据,它想做什么呢。 你企业的总会计师你也应该发现呀。 你在公布这些会计报表的时候,这些简单的财务比率你自己不计算吗。  记 者:那你有没有想到过要找蓝田来核实这些数据呢。  刘姝威:我用不着核实呀。 这个数据是你经过审计的,而且是公开发表的。  记 者:那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样的公开的数据,为什么只有你来提出异议。  刘姝威:因为我的导师对我说过:不要少年老成,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论点;只要是你能自圆其说的话,只要你认为你自己很严谨地推论出来的话,你就可以说。  记 者:你得出结论以后多久才动手写这个论文。  刘姝威:马上。 因为我是 10月 9号才开始动手分析蓝田的财务报告。 那么到 10月 26号的时候,我分析完之后,我毫不犹豫地写完之后就传真给 《 金融内参 》 编辑部了。 我是 《 金融内参 》 的联系的作者,我们有几年的合作。  《 金融内参 》 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