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学校外教育网络内容摘要:

,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 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 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 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教育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 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  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小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 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 同时为国家积极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 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  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儿童活动站,为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帮助双职工子女解决午饭等。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 (一)学校教育联系社会教育的意义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 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 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机构、团体所提供的条件,如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科普机构等,丰富和补充学校教育,使学生在这些场所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阔眼界。 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四、社区教育  (一)社区教育的定义  20世纪 30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 “社区” 一词引入我国,并根据我国的特点将其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 世界卫生组织( WHO)也曾根据世界各国的情况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大约在 10~ 30万之间,面积在 5000~ 50000平方公里之间。 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