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蛤仔的生物学内容摘要:

次年秋季,体长 2厘米,仍须移殖养成的蛤仔称大苗。 蛤仔的养殖 14— 10 二、土池半人工育苗 • 由于半人工采苗存在采苗量不稳定的缺点,为使养殖滩涂能有效而充分地利用,采取土池半人工育苗具有重要意义,并在生产上已见成效。 (一 )土池建筑 地点选择在不受台风威胁、无工业废水污染的内湾,底质泥多(80% )砂少 (20% )、海水盐度较稳定的高潮区。 根据需要而异,一般 5亩左右较合适,大土池可以划分成若干小区。 堤岸大都是两边砌石的石坡堤,也有土堤,土堤坡必须植草保护堤岸。 堤高视地形而定,必须高出建池海区的大潮线 1米以上。 蛤仔的养殖 14— 11 • 闸门是土池建筑的一个关键部位,既要便于进、排水和适于流水催产,又要能够防止有害生物和大型浮游生物进入土池。 在闸门内面一侧,用石板架设成长 14米,宽 5— 6米,高。 催产用于时张挂铺放亲蛤的网片,便于人在上面来往操作。 土池建成后,整平池底,开挖互相交错的引、排水沟 2— 4条,把埕地分成若干块,铺上细砂 5— 10厘米左右。 此外,在土池旁边还要建筑亲蛤暂养 (或精养 )池和露天饵料池等相应设施。 蛤仔的养殖 14— 12 (二 )育苗前的准备 • 育苗前 20天排干池水,让阳光曝晒几日。 每亩用氰化钠 5千克配成%的药液全池喷洒;或每亩用茶饼 5千克 (须经浸泡 ),可湿性 “ 六六六 ” 1千克配成药液泼洒,清除池中敌害生物,以及喷洒石灰水除去各种杂藻,然后进水 (网滤或砂滤水 )洗池三遍,每次进水浸泡,过夜后排干。 经清池后通入砂滤水 50厘米,在蛤仔催产前 2周左右投入藻种,进行饵料培养。 每 2天施加尿素 106~ 106,过磷酸钙 106,或施人尿 50千克/亩。 育苗前一个月可将亲蛤置于暂养池内蓄水精养,以便获得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蛤。 育苗水体允许的理化因子变化范围是:水温 ℃ ~ ℃ ,海水比重 — , pH值 — ,溶解氧 — /升。 蛤仔的养殖 14— 13 (三 )亲蛤的选择与用量 • 从暂养后的蛤仔中选取性腺成熟的,或从养殖海区中取性腺成熟的二龄蛤仔作为亲蛤。 一般每亩土池亲蛤用量为 35— 70千克,通常为 50千克。 (四 )人工催产 采用阴干刺激 6~ 12小时,然后移入挂于催产架上的网片上平面铺开,再经 3~ 20小时流水刺激即可排放精卵。 升、降温各 4小时左右,或仅升温,或仅降温 4~ 8小时 (温差 5℃ 一10℃) ,再经流水刺激 2~ 3小时便可排放精卵。 性腺发育好的亲蛤在自然状态下,遇到冷空气或换水、投饵时产生的水流都会引起精卵的排放。 用低浓度的氨海水 (% )浸泡亲蛤,也能取得良好的催产效果。 蛤仔的养殖 14— 14 (五 )饵料 • 蛤仔从 D形幼虫时期开始摄食,可依靠土池中人工培养的单胞藻作饵料,也可依靠进水时自然海水带来的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