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筹划的含义内容摘要:

提起异议申请,要求按 180文的规定,按善意取得论处,补税但不罚款。 据了解, 1,与总公司签订合同,与下属公司交易是业务惯例; 2,向该子公司的进货价格与其他渠道进货价格并无差别。 请为该外资公司作 “ 善意取得 ” 的辩护。 (二)合理性  即税收筹划不仅要使涉税事实在形式上符合税法条文,并且在本质上也要符合国家的立法精神(即符合税法意图,顺应立法宗旨)。 这使得税收筹划与避税有了根本的区别。 避税  “纳税人通过个人或企业事务的人为安排 ,利用税法的漏洞 、 特例和缺陷 , 规避或减轻其纳税义务的行为。 ” ( 《 国际税收辞汇 》 1988)  避税虽然在形式上符合税法条文的规定 ,但在本质上却是与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案例  我国对烟酒课以消费税重税 , 张三因此戒掉了烟酒 , 改为喝茶。  分析: 1, 免却了烟酒税的重负; 2,采取了不消费的合法手段; 3, 符合了政府关于烟酒消费税的抑制烟酒消费的立法意图之一。 案例  32岁的张三以其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的名义购买了一套住房。  分析: 1, 免却了遗产税的纳税义务;2, 采取了形式上合法的手段;但 , 3, 钻了法律的空子; 4, 违背了政府关于遗产税的立法意图:在遗产代际转移时 , 通过征税手段 , 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 缓解两极分化;限制不劳而获。 (三)筹划性  即节税结果是经过事先有意识安排的。 也称事先性。 是在了解税法的基础上对经济事务的有意识的预先安排。 案例  某福利工厂 2020年实现利润 100万元 ,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 则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33万元。 案例:税收政策  税收政策: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生产企业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 是指: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 , 凡安置 “ 四残 ” 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 35%以上 , 暂免征收所得税。 凡安置 “ 四残 ” 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 10%未达 35%的 , 减半征收所得税。 案例:分析判断  某福利工厂 2020年实现利润 100万元 , 企业所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