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数字图像3内容摘要:
52 1 2 2 2 3 2 4 2 5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17 RLC的应用 适用于:二值图像的编码,如 000011001111100011100000 4225335 黑白文稿 工程图纸 传真机( FAX) RLC+ Huffman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18 RLC的分析 方法直观 , 简单 , 速度快。 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 压缩比取决于图像本身的特点: 如果图像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图像块越大 , 且图像块数目越少 ,获得的压缩比就越高。 反之 , 压缩比就越小。 特别适合于扫描产生的黑白文稿和工程图纸 , 对颜色丰富的自然图像效果较差。 不仅用于图像数据的压缩 , 也可应用于其他数字媒体的压缩。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19 2. ShannonFano算法 ① 首先统计出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 ② ③ 从这个概率集合中的某个位置将其分为两个子集合,并尽量使两个子集合的概率和近似相等,给前面一个子集合赋值为0, 后面一个子集合赋值为 1 ④ 重复步骤 3,直到各个子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⑤ 将每个元素所属的子集合的值依次串起来,即可得到各个元素的香农 范诺编码。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20 ShannonFano编码举例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21 3 Huffman 编码 基本原理:将在图象中出现次数多的像素值给一个短的编码,将出现次数少的像数值给一个长的编码。 哈夫曼编码的一般算法如下: ( 1) 首先统计信源中各符号出现的概率, 按符号出 ( 2) 把最小的两个概率相加合并成新的概率, 与剩余的概率组成新的概率集合。 ( 3)对新的概率集合重新排序, 再次把其中最小的两个概率相加, 组成新的概率集合。 如此重复进行, 直到最后两个概率的和为 1 ( 4) 分配码字。 码字分配从最后一步开始反向进行, 对于每次相加的两个概率,给大的赋 “ 0”, 小的赋 “ 1”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22 Huffman 编码举例 例:设有 7个符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出现的概率是 : , , , , , , a2 () a1 () a3 () a4 () a5 () a6 () a7 () 1 0 0 1 0 1 0 1 0 1 0 1 a1 10 a2 11 a3 000 a4 001 a5 010 a6 0110 a7 0111 2020/11/4 南京大学多媒体研究所 23 两种 Huffman 编码的比较 例:设有 5个符号: a1, a2, a3, a4, a5, 出现的概率是 : , , , , , a2 () a1 () a3 () a4 () a5 () 0 1 1 0 1 0 a1 1 a2 01 a3 000 a4。第4章数字图像3
相关推荐
e price* FROM titles WHERE price price*18 SELECT pub_id, pub_name FROM publishers WHERE country=’USA’ AND state=’CA’ 21 (c) LIKE 列名 [NOT] LIKE 模式 %: 任意字符串 , _:任意一个字符 SELECT au_lname+’
立连接 bStatus=(NULL,FALSE,FALSE,ODBC。 DSN=CompanyDS。 )。 if(bStatus) cout连接成功。 endl。 else cout连接失败。 endl。 } catch(CMemoryException *pEx) //异常处理 { pExReportError()。 } catch(CDBException * pDBEx) {
免费电子邮箱 (1) 国内免费的 E_mail信箱 目前国内比较大的免费 E_mail账号提供商有 、 、。 (2) 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 OE基本使用 Outlook Express的账号设置 • 在收发电子邮件之前,应当先设置电子邮件账号和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器,这样,才能正常的收发邮件。 操作过程示例: OE基本使用 编写和发送电子邮件 • OE可以便捷地创建和发送标准的文本邮件
⑥ 登录进程建立用户环境,包括启动Desktop Explorer和显示背景等。 ( 2)网络登录过程(如图 ) 图 网络登录 Windows NT/2020服务器的过程 ① 用户将用户名和口令输入到网络客户机软件的登录窗口。 ② 该客户机软件打开 NetBIOS,连接到服务器的 NetLogon服务上,该客户机软件对口令加密,发送登录证书到服务器的WinLogon进程。 ③ 服务器的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阶段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 20世纪 80年代末。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统一的网络标准。 1977年,开始标准的制定工作。 1984年,公布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OSI/RM)的正式文件。 对推动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导论 (2020)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