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内容摘要:

角度 1 匀速圆周运动及匀速圆周运动与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2020课标全国卷 Ⅱ , 21; 2020福建卷, 20;2020天津卷, 10; 2020浙江卷, 18; 2020江苏卷,2; 2020重庆卷, 8) 角度 2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其临界条件 (2020安徽卷, 17;2020广东卷, 17; 2020福建卷, 20)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 典例 2】 (2020福建卷 )如图 1- 3- 10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 R=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 s=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 图 1- 3- 10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教你审题 第 1步:细读题 ―→ 抓好两分析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第 2步: ――→ 隐含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 突破口μ m g =m v 20R → 挖掘隐含条件 → 找出突破口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规范解答 (1) 物块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 H =12gt2① 水平方向有 s = v0t② 联立 ①② 两式得 v0= s g2 H= 1 m /s. ③ (2) 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μ m g = mv20R④ 联立 ③④ 得 μ =v20gR= . 答案 (1) 1 m /s (2)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应考策略 圆周运动的综合题往往涉及圆周运动 、 平抛运动 (或类平抛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多个运动过程 , 常结合功能关系进行求解 , 解答时可从以下两点进行突破: 1. 分析临界点 对于物体在临界点相关多个物理量 , 需要区分哪些物理量能够突变 , 哪些物理量不能突变 , 而不能突变的物理量 (一般指线速度 )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2. 分析每个运动过程的运动性质 对于物体参与的多个运动过程 , 要仔细分析每个运动过程为何种运动: (1)若为圆周运动 , 应明确是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 , 还是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 , 机械能是否守恒 . (2)若为抛体运动 , 应明确是平抛运动 , 还是类平抛运动 , 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力是哪个力 .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应考组训 4. (2020江苏卷 , 2)(单选 )如图 1- 3- 11所示 , “ 旋转秋千 ”中的两个座椅 A、 B质量相等 , 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 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 3- 11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A. A的速度比 B的大 B. A与 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 悬挂 A、 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 悬挂 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 B的小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解析 因为物体的角速度 ω 相同,线速度 v = rω ,而 rA rB ,所以 vA vB则 A 项错;根据 a = rω2知 aA aB,则 B 错;如右图,t an θ =ang,而 B 的向心加速度较大,则 B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大,缆绳拉力 T =mgc os θ,则 TA TB,所以 C 项错, D 项正确. 答案 D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5. (多选 )如图 1- 3- 12所示,一小球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v0从与圆心等高处冲入一管道,该管道为个圆,半径为 R=5 m.已知它刚好能够通过管道的最高点.经过管道后,它又沿着光滑导轨刚好可以通过另一个半径为 r的圆轨道.若所有衔接处均不损失机械能,不计摩擦,小球直径以及圆管内径可忽略, g取 10 m/ ( ). 图 1- 3- 12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A .初速度 v 0 的大小为 10 m /s B .初速度 v 0 的大小为 5 6 m /s C .右侧圆轨道半径 r 的大小为 5 m D .右侧圆轨道半径 r 的大小为 4 m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解析 小球刚好能够通过管道的最高点,其速度为 0 ,从出发点到管道的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v20= mgR ,则 v0= 10 m /s , A 正确;小球刚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其速度为 vm= gr ,从出发点到圆轨道的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v2m+ mg (2 r- R ) = mgR ,则 r = 4 m , D 正确. 答案 AD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6.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176。 、长为 L= m的粗糙倾斜轨道 AB,通过水平轨道 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 DE,整个轨道除 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与 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 1- 3- 13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 v0= m/s,从某一个高度水平抛出,到 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 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 (g取 10 m/s2, sin 37176。 = , cos 37176。 = )求: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图 1- 3- 13 (1)小物块的抛出点和 A点的高度差; (2)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水平轨道 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解析 (1) 设抛出点到 A 点的高度差为 h ,到 A 点时有: vy= 2 gh ,且vyv0= tan 37176。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 h = m . ( 2) 小物块到达 A 点时的速度: vA= v20+ v2y= 5 m /s 从 A 到 B ,由动能定理: m gL si n 37176。 - μ m g c os 37 176。 L =12m v2B-12m v2A 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 ,则小物块沿圆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圆心,即: 12m v2B≤ m g R 解得 R ≥ m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 3) 小物块从 B 到轨道最高点机械能守恒: 12m v2B=12m v2+ mg 2 R ′ 在最高点有 : mv2R ′≥ mg 由以上各式解得 R ′ ≤ m . 答案 ( 1) m ( 2) R ≥ m ( 3) R ′≤ 6 m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视角三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命题角度 角度 1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020课标全国卷, 21;2020浙江卷, 15; 2020江苏卷, 8; 2020福建卷, 13;2020浙江卷, 18) 角度 2 对天体质量与密度计算的考查 (2020福建卷, 16;2020浙江卷; 2020江苏卷 ) 真题思考体验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角度 3 对人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